[实用新型]足下垂矫形带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95786.1 | 申请日: | 2009-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16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郭知学;李爱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知学;李爱萍 |
主分类号: | A61F5/01 | 分类号: | A61F5/01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韩介梅 |
地址: | 310007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足下 矫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足下垂患者康复治疗的矫形带,属于踝足矫形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脑卒中和脑外伤的发病率和致残率逐年升高,患者常因偏瘫肢体痉挛模式而遗留偏瘫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由于偏瘫肢体痉挛模式多表现为伸肌痉挛模式,在下肢表现为髋关节伸展、内收、内旋,膝关节伸展,踝关节跖曲、内翻,足趾屈曲,造成患者在步行过程中出现足下垂、足尖内翻,膝踝关节不稳定,步幅减小,步速缓慢和步行不对称等异常步行模式。偏瘫侧肢体足下垂难以纠治,足下垂加重患者行走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足下垂的康复治疗方法主要有神经发育学疗法、药物治疗、神经功能电刺激疗法和针灸按摩等治疗方法,上述治疗手段存在疗效不持久,难以纠正足下垂的不足之处。足踝矫形器虽能改善患者足下垂,但存在穿、脱繁琐,不易携带,且价格昂贵,一般患者难以接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偏瘫足下垂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一种简单易行,价廉的足下垂矫形带。
本实用新型的足下垂矫形带是由二根帆布编制带缝合构成的“T”形带,在“T”形的横向帆布编制带的正、反面相向两端分别缝有第一尼龙绒带和第一尼龙钩带,形成第一尼龙粘袢;在“T”形的竖向帆布编制带同一面的两端分别缝有第二尼龙绒带和第二尼龙钩带,形成第二尼龙粘袢。
临床康复治疗穿戴方法:将T形带的横向帆布编制带通过第一尼龙粘袢固定在患侧膝关节下,患者穿好鞋后,患足放置在外翻背曲位,将T形带的竖向帆布编制带的一端穿过缝在患足布鞋鞋头处的环形袢通过第二尼龙粘袢固定,长度以将患足悬吊在背曲外翻位不影响步行为宜。
二根帆布编制带的宽度一般为2~3厘米。为便于调节,通常,横向帆布编制带的长度为50~52厘米,竖向帆布编制带长度为60~65厘米。所说的第一、第二尼龙绒带和第一、第二尼龙钩带的长度分别取8~10厘米。
足下垂矫形带制作简单,价格低廉,便于携带,穿脱方便,可以起到改善足下垂内翻,纠正异常步态的作用,适于偏瘫足下垂患者临床康复治疗。
附图说明
图1是足下垂矫形带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足下垂矫形带由二根帆布编制带1、2缝合构成的“T”形带,在“T”形的横向帆布编制带1的一端缝有第一尼龙绒带3,另一端缝有第一尼龙钩带4,第一尼龙绒带3和第一尼龙钩带4分别处在横向帆布编制带1的正、反面,形成第一尼龙粘袢;在“T”形的竖向帆布编制带2同一面的两端分别缝有第二尼龙绒带5和第二尼龙钩带6,形成第二尼龙粘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知学;李爱萍,未经郭知学;李爱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57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板凸轮圆织机的平板凸轮
- 下一篇:组件的集成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