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膜片弹簧改进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95718.5 | 申请日: | 2009-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75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存陆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龙华汽配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13/71 | 分类号: | F16D13/71;F16D13/44;F16D13/56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胡根良 |
地址: | 31442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膜片 弹簧 改进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簧结构,具体的说是一种在汽车膜片式离合器上使用的膜片弹簧的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膜片弹簧是汽车膜片式离合器上的最关键的零件,起着压紧压盘和分离杠杆的作用。当离合器换档时,驾驶员踩下离合器踏板,通过离合器操纵系统使拨叉拨动分离轴承,分离轴承与膜片簧指端接触,膜片簧指端压下,碟区大端跷起实现分离。膜片弹簧分离指端的强度影响了挠度变形的大小,从而影响分离的无效行程的长短;膜片弹簧碟区的宽度影响了外圆的拉应力大小,从而影响产品的疲劳寿命。
膜片弹簧基本都采用优质弹簧钢板制成,形状为碟形,开有径向切槽,两个切槽之间钢板形成一个弹性杠杆。目前行业中的膜片弹簧都采用平行切槽的结构,即在膜片弹簧成型前,切槽的两条边是相互平行的,但针对现有的主机配套产品分离直径小,指端细而长的特点,这种平行切槽结构的膜片弹簧严重影响了分离指的强度,变形大、无效行程长,分离不彻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针对现有膜片弹簧分离指强度低,分离不彻底的缺点,提供一种膜片弹簧的改进结构,在不影响和改变离合器操纵系统原有整体设计的基础上,有效提高分离指的强度,使分离更彻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膜片弹簧改进结构,包括簧片及沿簧片径向呈放射状分布在簧片上的若干个切槽,相邻的两个切槽间为分离指,所述的若干个切槽的内端相通,切槽的外端为圆孔,圆孔与簧片外圆间的部分为簧片的碟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槽的槽边倾斜于切槽的径向中心线,切槽的外端宽度大于切槽的内端宽度。等同于增加了分离指指端的宽度,因此分离指指端的强度提高。
进一步的,所述槽边的倾斜角度为0.5°~2°。
优选的,所述槽边的倾斜角度为1°。
优选的,所述碟区的径向宽度为35mm~40mm。
优选的,所述碟区的径向宽度为40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将切槽的槽边倾斜设置,使切槽的外端宽度大于切槽的内端宽度,不仅增加了分离指端的强度,经离合器盖总成综合性能检测,缩短无效行程在0.4mm以上,使分离更彻底,便于换档,提高了离合器的使用性能;同时还减小了碟区的径向宽度,使得外圆的拉应力减小,达到汽车行业标准QC/T25-2004规定的经100万次疲劳耐久性试验不得失效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膜片弹簧改进结构,包括簧片1及沿簧片1径向呈放射状分布在簧片1上的若干个切槽2,相邻的两个切槽2间为分离指3,所述的若干个切槽2的内端相通,切槽2的外端为圆孔22,圆孔22与簧片1外圆间的部分为簧片1的碟区11,所述切槽2的槽边21倾斜于切槽2的径向中心线4,切槽2的外端宽度大于切槽2的内端宽度。槽边21的倾斜角度设置为0.5°~2°,一般设为1°较佳;此外,本实用新型也对簧片1的碟区11进行了改进,将碟区11的径向宽度为设置35mm~40mm,一般设为40mm较佳,上述结构主要针对主机配套产品分离直径小,指端细而长而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龙华汽配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龙华汽配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57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