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烟机整流板安装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95666.1 | 申请日: | 2009-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61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元;唐俊杰;茅忠群;诸永定;曹亚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徐雪波;张一平 |
地址: | 31533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烟机 整流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烟机,尤其涉及一种油烟机上整流板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侧吸式油烟机,一般包括集烟罩、整流板(又称:导流板或导风板)和风机,集烟罩上设有进风口,整流板正对该进风口设置且与集烟罩保持有预定的间距,从而在整流板与集烟罩二者之间形成有供油烟通过的油烟通道,风机则设于进风口内,用于将油烟排放到室外,整流板可以起到引导油烟走向作用,并且保证油烟均匀有序地从油烟通道进入进风口,最后由风机排放。
相关专利文献可参考专利号为ZL200820082751.2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近吸式油烟机》(授权公告号:CN201170627Y),又可参考中国专利文献CN2453280Y和CN1971148A。其中,专利文献CN2453280Y中采用两个两端都具有螺纹支杆体将整流板设于集烟罩进风端面上,虽然结构较为简单,但组装较为不便,且组装效率不高,如果需要将整流板拆卸时,又比较耗时费力,而文献CN1971148A则采用螺钉固定,螺钉外露容易在螺钉头部周围积累油脂,影响美观,且组装拆卸还是不够快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组装拆卸方便快捷的油烟机整流板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油烟机整流板安装结构,包括集烟罩和整流板,前述集烟罩上设有进风口,整流板正对该进风口设置且与集烟罩保持有预定的间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整流板下端部与所述集烟罩的进风口下方通过插装配合连接,而上端部与所述的集烟罩的进风口上方通过向内推即卡牢向外拉即脱开的卡接配合连接。
卡接配合结构优选如下设计:所述的整流板上端部内侧面设有碰抓,该碰抓的至少一侧成型有卡接槽,对应地,所述集烟罩的进风口上方设有碰座,该碰座上具有供碰抓伸入的卡槽,该卡槽的一侧弹性地设置有能卡牢前述碰抓卡接槽的限位件。
为使碰抓和碰座卡牢和脱开方便快捷,所述的卡接槽为圆弧面,对应地,所述的限位件为一外表面与前述圆弧面吻合的钢珠。
碰座的优选如下设计:所述的碰座垂直于卡槽方向成型有一空腔,所述的限位件由外向内装设于该空腔靠近卡槽的前端部并露出限位部,一丝堵设于前述空腔的后端部,一压缩弹簧则设于前述的空腔内,并且,该压缩弹簧一端与所述的限位件相抵,另一端与前述的丝堵相抵。结构简单,使用效果良好。
作为优选,所述的碰抓两侧均成型有卡接槽,对应地,所述碰座的卡槽两侧均设有限位件。
插装配合优选设计如下:所述集烟罩的进风口下方设有一插板,对应地,所述的整流板内侧下端部设有插座,该插座具有供插板插设的插槽。
所述的集烟罩成型有一上宽下窄等腰梯形状的凹槽,而所述的进风口则位于该凹槽中,对应地,所述的整流板呈与前述的凹槽吻合的上宽下窄等腰梯形状并设于该凹槽端口。上宽下窄等腰梯形状的集烟罩与整流板协同作用,有利于提高集烟罩进风口的负压区的负压值,这样油烟沿着整流板向集烟罩的进风口运动加速,从而达到深吸油烟的目的,同时能有效防止油烟逃逸。
所述的整流板两侧及上端部因与所述的集烟罩之间均保留有预定距离而形成一呈上宽下窄的倒U形油烟进口。这样的吸烟方式有利于空气导流作用,油烟较小时,油烟能在集烟罩下部区域就可完全吸收油烟,当油烟较大时,整个上宽下窄的倒U形区域完成深吸油烟,进一步防止油烟从集烟罩内逃逸。
所述的整流板下端部靠近所述凹槽的底部开设有一排辅助油烟孔。油烟较小时,油烟能在辅助油烟孔完成部分油烟吸收功能。
所述集烟罩的进风端面与所述的凹槽之间具有光滑过渡的斜面。利于疏导油烟,以减少因改变流向而降低对油烟流速的影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整流板装配和拆卸时,只要下端部插拨,然后上端部推拉即可快速完成卡牢和脱开,操作方便快捷,清洗整流板和集烟罩变得轻松容易,连接结构上无外露的螺钉,所以整流板外观平整清爽,给人舒适的感觉。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集烟罩与整流板分解组装图。
图3为图2中整流板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部放大图。
图5为图3中B部放大图。
图6为碰座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沿C-C方向的剖视图。
图8为碰座与碰抓卡接配合后状态图。
图9为碰座与碰抓卡接脱开后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56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