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95322.0 | 申请日: | 2009-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4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 发明(设计)人: | 袁圣宗;王锦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648 | 分类号: | H01R13/64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3455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可消除静电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种电连接器用于母子机电话的无线子机在充电状态时与母机的串接。请参阅图1,当前的一电连接器100′包括一绝缘壳体1′、一电路板2′及一盖体3′。电路板2′上设有两组接触端子21′,盖体3′上开设有与接触端子21′相匹配的定位槽31′;电路板2′装设于绝缘壳体1′内,盖体3′盖合于绝缘壳体1′上,接触端子21′穿过盖体3′的定位槽31′而露出于盖体3′的上表面。该电连接器100′在使用时,两组接触端子21′分别与母机及子机相连接,从而实现串接的功能。
然而,将子机放置于母机上以及从母机上取走子机时,人体静电容易对电话元件造成静电影响,而上述现有的电连接器100′难以消除这种静电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可有效避免人体静电对电话元件造成静电影响的电连接器。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用于无线子机充电时,串接母机及子机,该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壳体、一电路板、一盖体及一接地件。电路板装设于绝缘壳体上,该电路板的相对两端上均设有一组接触端子;盖体盖合于绝缘壳体上,所述电路板上的接触端子穿过盖体而露出于盖体的上表面;接地件固定于绝缘壳体内,接地件的两端露于绝缘壳体外。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在使用时,接地件一端可连接子机,另一端可与母机上接地装置相连接,从而可以将人体静电释放而减少对电话元件性能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为图2所示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图2所示电连接器中接地件的立体图。
图5为图2所示电连接器未安装盖体的立体图。
图中各元件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电连接器 100、100′ 绝缘壳体 1、1′
左壁 11 左穿孔 111
右壁 12 右穿孔 121
侧耳 13 电路板 2、2′
接触端子 21、21′ 盖体 3、3′
主体 31 侧体 32
定位槽 33、31′ 接地件 4
开槽 41 抵靠部 42
肩部 43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的目的及功效,以下兹例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包括一绝缘壳体1、一电路板2、一盖体3及一接地件4。
请参阅图3,绝缘壳体1具有一底壁(图中未标示),底壁左、右端向上弯折延伸形成左壁11及右壁12,左壁11的后端下部开设有一左穿孔111,右壁12后端下部设有一右穿孔121;左壁11及右壁12的前部上缘均向外弯折延伸后再向上弯折延伸形成两侧耳13,底壁的前、后端分别向上弯折延伸形成连接左壁11及右壁12的前壁(图中未标示)及后壁(图中未标示)。
电路板2大致呈一长方形,该电路板2相对的左、右端上均设有一组接触端子21。
盖体3具有一长方板状的主体31,主体31的前端的两侧缘分别向外延伸形成两侧体32,两侧体32上均开设有一组定位槽33,定位槽33的大小与接触端子21的大小相匹配。
请参阅图4,接地件4大致呈一长条形,该接地件4由金属材料制成,接地件4上开设有一延伸到前边缘处的开槽41,开槽41的右端前部处向开槽41一侧延伸形成一向上倾斜的弹性的抵靠部42,该抵靠部42可在外力作用下向下移动而收容于开槽41内,接地件4的右端的前后侧均开设有一缺槽(图中未标示),从而形成两肩部4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53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系统连接器接口与显示接口转换装置
- 下一篇:防水连接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