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型多功能水稻直播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94926.3 | 申请日: | 200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35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黄庆;刘怀珍;陈冠华;陆秀明;李惠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C7/06 | 分类号: | A01C7/06;A01C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多功能 水稻 直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种植机械,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小型多功能水稻直播机。
背景技术
我国的水稻种植方式有手插、机插、抛秧和直播等方式,直播和机插这两种方式是今后水稻种植的发展方向,其中直播方式效率最高。目前我国水稻直播大都采取手工撒播技术,但该技术存在无序分布、成苗差、易倒伏、早衰、除草难度大等问题,影响直播水稻产量的提高。
近年来,我国水稻机插秧技术发展较快,一批适应我国水稻生产的不同类型插秧机研发并生产。但水稻直播机及其直播技术的开发和研究相对滞后,还没有形成主流的水稻机直播技术。目前,虽有水稻直播机面世,但多存在结构复杂、成本高、使用麻烦等问题。由于我国水稻种植户规模小,购买力低,大型的水稻直播机械难以在农村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伤牙谷、使用方便、动作可靠、作业质量好、成本低的小型多功能水稻直播机,该小型多功能水稻直播机可同时播种、施肥。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型多功能水稻直播机,包括底座,该底座与一拉手连接;所述底座中部中空并在底座中部的两侧各装有一个立杆,在上述两个立杆顶部之间设有一条转动轴,在底座中部的中空位置设有一个与转动轴连接的用于带动转动轴转动的行走叶轮;在转动轴上设有若干组可调行距的播种施肥结构,每一播种施肥结构由紧固在一起的播种圆盒、施肥圆盒组成;在播种圆盒的圆周上开设有一个装种子口及在装种子口外侧设有装种闩门,在播种圆盒的圆周上还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出种小孔,以及在播种圆盒内靠近每一出种小孔的位置设有一个用于改善出种均匀度的出种调整档片;在施肥圆盒的圆周上开设有一个装肥料口及在装肥料口外侧设有装肥闩门,在施肥圆盒圆周上还均匀设有与播种圆盒的出种小孔数量相同的出肥小孔,以及在施肥圆盒内均匀设有与出肥小孔数量相同的用于使肥料流动偏向相应的出肥小孔的偏流片。
在所述底座底面前部设有与所述播种圆盒数量相同的开种子沟块,每一个开种子沟块位于相应的播种圆盒的正前方;在所述底座底面前部还设有与所述施肥圆盒数量相同的开肥沟块,每一个开肥沟块位于相应的施肥圆盒的正前方;所述底座底面后部为平面状的覆土部。
在所述底座前侧延伸有挡土弧形板。
在所述底座两侧各设有一个开沟轮。
在所述播种圆盒的圆周上一体成型有若干个半球状体,各出种小孔是分别开设在其中一个半球状体上,出种小孔的中心点偏离半球状体的中心线1毫米~3毫米。
所述播种施肥结构为六个或八个或十个或十二个。
每一播种圆盒的出种小孔的个数与株距的乘积等于行走叶轮的周长。
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上述结构后,在耕种时,抓住拉手拉动直播机向前行走,行走叶轮开始转动而带动转动轴上的播种施肥结构转动,由于播种施肥结构由紧固在一起的播种圆盒、施肥圆盒组成,即各播种圆盒、施肥圆盒也转动,此时,播种圆盒内的种子伴随着播种圆盒转动而在播种圆盒内旋转,使盒内的种子不断从盒内底部旋转升至盒内高位,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在高位的种子向下滚动冲向下方,受出种调整挡片的阻挡而反弹由出种小孔冲去,从而改善了出种均匀度,保证从各出种小孔的稳定出种;施肥圆盒内的肥料伴随着施肥圆盒转动而在施肥圆盒内旋转并由出肥小孔播出去,施肥圆盒内设置的偏流片的作用是让肥料偏近出肥小孔,令肥料贴近种子播下。故本实用新型可同时播种、施肥,极大地方便了用户,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不伤牙谷、成本低、动作可靠、作业质量好,便于推广使用。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只需用户用手拉着拉手向前行走即可,其使用非常方便。
在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播种圆盒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A-A向剖视图;以及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底座的底部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一个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应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仅仅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未经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49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