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配制氨水溶液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94910.2 | 申请日: | 200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45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马伟斌;骆超;龚宇烈;黄远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F3/04 | 分类号: | B01F3/04;B01F1/00;B01F15/04;B01D53/18;C01C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赵磊;曾旻辉 |
地址: | 51064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制 氨水 溶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置氨水溶液的装置。
背景技术
氨水溶液的实验研究是化学工程与工艺、热能工程、应用化学、环境工程等专业大学生课程中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在制冷、化工、能源行业中,也经常需要配制不同浓度的氨水溶液。
要制备出浓度范围在20~25%的合格氨水,通常需要5~10个循环。由于氨水温度高,氨的平衡分压高,冷却降温跟不上则未溶解的过量氨就会随尾气排放至大气中,既污染了环境又增加了电耗及氨耗。此外,传统配制氨水工艺中需要对两个贮槽、氨水制备泵之间设置隔断,阀门可靠性要求高,一般要双阀保险。排管一般是铝管制作,将液氨直接加在排管进口对排管的气蚀相当严重,管内有响声就有气蚀发生,更换也较频繁。因此现有配置装置存在如下不足之处:1、氨气吸收过程中温度升高,造成氨气挥发浪费、环境污染;2、流程复杂,占地面积大,投资较高;3、不易管理,维修频繁,能耗较高;4、氨水配制受气温影响大,在热季配制的时间约为冷季的两倍以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备投资少、操作简单、制造方便且能耗低、可以配置不同浓度氨水溶液的配置氨水溶液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配置氨水溶液的装置,它由竖管降膜吸收器、氨水溶液储罐、氨水循环泵、冷却塔、冷却水泵、设有氨减压阀的液氨储罐组成,其中竖管降膜吸收器的液相入口通过管道连接氨水循环泵的出口,气相入口通过管道连接液氨储罐的氨减压阀出口,液相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氨水溶液储罐,冷却水入口通过管道连接冷却水泵的出口,冷却水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冷却塔的入口,氨水循环泵的入口通过管道连接氨水溶液储罐,冷却水泵的入口通过管道连接冷却塔。
从液氨储罐中出来的气态氨进入竖管降膜吸收器的气相入口,从液相入口进入的是氨水循环泵输送来的氨水溶液,在吸收器内进行吸收,释放出的热量通过冷却水循环带出。氨水溶液进入氨水溶液储罐中保存,并通过氨水循环泵不断循环吸收系统中的气氨,操作简便,没有排放,不会污染环境浪费资源,此外,可以根据氨水溶液储罐中氨水的温度,控制加入的气氨量和氨水循环次数,分段分时地进行氨水溶液循环,便可以配置出不同浓度的氨水溶液。
所述液氨储罐的氨减压阀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氨水溶液储罐,有利于气氨和氨水溶液储罐内的氨水液面直接接触,便于吸收,缩短配制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所述竖管降膜吸收器为管内降膜吸收器或管外降膜吸收器,根据不同研究工质可以选用合适的降膜吸收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缩短了氨水的配置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避免空气污染,同时节约了能耗。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置示意图;
1、竖管降膜吸收器,2、氨水溶液储罐,3、启闭阀,4、氨水循环泵,5、流量计,6、调节阀,7、冷却塔,8、冷却水泵,9、冷却水流量计,10、液氨储罐,11、氨减压阀,12、电子秤,13、温度计,14、温度计,15、压力表,16、压力表,17、压力表,18、压力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参见图1,一种配制氨水溶液的装置,包括竖管降膜吸收器1、氨水溶液储罐2、启闭阀3、氨水循环泵4、流量计5、调节阀6、冷却塔7、液氨储罐10、温度计13、压力表17、18,其中氨水循环泵4的入口经启闭阀3通过管道连通氨水储罐2的底部出口,出口通过管道经流量计5和调节阀6连通竖管降膜吸收器1的液相进口,液氨储罐10的出口经氨减压阀11通过管道分别与氨水储罐2的气相进口和竖管降膜吸收器1的气相进口连接;冷却水泵8的入口通过管道连通冷却塔7,出口通过管道连通竖管降膜吸收器1的冷却水入口,竖管吸收器1的冷却水出口通过管道连通冷却塔7。
温度计13用于测量氨水溶液储罐2的下端溶液出口温度,温度计14用于测量冷却水的进口温度,压力表15用于显示进入竖管降膜吸收器1和氨水溶液储罐2的进气压力,压力表16用于显示液氨储罐10的出口压力,压力表17用于显示氨水溶液储罐17中的压力,压力表18用于显示氨水循环泵4后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竖管降膜吸收器1采用竖管垂直降膜吸收器,管长约6米,为管内降膜吸收,也可以使用管外降膜吸收器。
氨水溶液储罐2的设计压力1.0Mpa,最高工作压力0.6Mpa,设计温度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49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电解槽炉底压降测量工具
- 下一篇:一种电解水制氢气电解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