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式的手摇充、排气双模充气床及其气泵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94489.5 | 申请日: | 2009-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98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徐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浩 |
| 主分类号: | A47C27/08 | 分类号: | A47C27/08;F04D17/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3820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手摇 排气 双模 充气 及其 气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气床,尤其是指一体式的手摇充、排气双模充气床及其气泵。
背景技术
充气床摆脱了传统家具笨重的缺陷,室内室外可以随意放置,充气后直接放在地上就可以睡,放气后可象床单一样折叠起来,体积小巧,收藏携带都很方便,既可作家用又可同于露营、工作或运动后临时休息。
习知的充气床大多采用独立的气泵与充气床分开存放,容易因携带时遗漏了气泵而无法使用充气床。其中,大部分的气泵为可通过电路控制结构来切换充、排气工作模式的电动气泵,但其采用的电源形式无一不如下所述局限了充气床的使用:
(1)电动气泵若适配市电或车载电源,则不能远离房屋或汽车使用充气床,受到场地的限制;
(2)电动气泵若适配干电池或蓄电池,则不受使用场地局限,但电池的输出功率低、可持续性差,废弃的电池对环保不利,尤其是如果忘记携带电池便根本无法实用充气床。
可见,现有的充气床远未满足使用人群的多种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消除电源对现有充气床造成的各种局限和不足,使充气床的使用不受场地限制、持久环保,真正做到可以随心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体式的手摇充、排气双模充气床,采用人力手摇的方式驱动气泵对充气床充、排气,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体式的手摇充、排气双模充气床,包括:
一床身气囊;
一手摇充、排气双模气泵,该手摇充、排气双模包括外壳、手摇曲柄、变速齿轮和涡轮,外壳嵌入床身气囊内且其顶面与床身气囊的表面齐平,手摇曲柄设于外壳顶面,变速齿轮和涡轮设于外壳内,涡轮内设一叶轮,叶轮的转轴通过变速齿轮与手摇曲柄的一端配合,外壳顶面设一进气口与涡轮连通,外壳侧面设一出气口与涡轮连通,出气口还与床身气囊相连。
上述的技术方案将气泵和充气床整合为一体,不用担心因携带时遗漏了气泵而无法使用充气床,而且气泵系人力手摇曲柄驱动,随时随地都可以使用。
在实现上述目的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手摇充、排气双模气泵,无需电源支持和电路控制,通过简单的人力手摇换向的方式即可切换充、排气工作模式,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手摇充、排气双模气泵,包括:
一外壳,该外壳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
一涡轮,该涡轮设于外壳内,其内设一叶轮,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与涡轮连通;
一手摇曲柄,该手摇曲柄设于外壳顶面;
至少一变速齿轮,该变速齿轮设于外壳内,涡轮中叶轮的转轴通过变速齿轮与手摇曲柄的一端配合;
一制式转换机构,该制式转换机构设于外壳内,包括换向轴、拨叉、转换开关和活塞,换向轴与变速齿轮配合,拨叉设于换向轴上,活塞设于出气口内,转换开关一端与拨叉配合,另一端与活塞配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活塞与出气口的开口端之间设有弹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转换开关包括滑槽、滑动件和阻挡件,滑槽固定于外壳内,滑动件设于滑槽内与之滑动配合,其配合端之间设有弹簧,阻挡件设于滑动件上与活塞配合;在滑槽上沿滑动方向设有两个定位孔,其中内侧的定位孔一侧设有弹片,弹片一端固定在滑槽上,另一端设有配合该侧定位孔的触点,滑动件上则设有配合定位孔的扣点,滑动件的底部还设有拨片;而所述的拨叉包括一正向拨叉和一反向拨叉,正向拨叉与弹片配合,反向拨叉与拨片配合。
将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手摇充、排气双模气泵应用于充气床等充气用品时,气泵的出气口与充气用品的气嘴紧配。常态下,手摇曲柄静置,充气用品内的气压高于涡轮和大气,气压将活塞封闭在出气口内,因此充气用品不会漏气,可正常使用;充气时,沿顺时针方向将手摇曲柄单向持续转动,通过变速齿轮驱动换向轴逆时针转动,正向拨叉压迫弹片使滑动件上的扣点脱离滑槽内侧的定位孔,滑动件在弹簧作用向滑槽外侧滑动解除阻挡件与活塞的配合,直至扣点卡入滑槽上外侧的定位孔,同时通过变速齿轮驱动叶轮顺时针高速转动,空气经进气口快速吸入涡轮不断压缩到出气口,直到涡轮内的气压超过充气用品内的气压时活塞克服弹簧作用力从出气口中被顶开,从而实现向充气用品内不断充气;排气时,沿逆时针方向将手摇曲柄单向持续转动,通过变速齿轮驱动换向轴顺时针转动,反向拨叉推动滑动件上的拨片,使滑动件上的扣点脱离滑槽外侧的定位孔,并推动滑动件克服弹簧作用力向滑槽内侧滑动,直到扣点卡入滑槽内侧的定位孔,至此阻挡件与活塞配合令其克服弹簧作用力从出气口中被顶开,充气用品通过涡轮的进气口与外界相通,并且在变速齿轮驱动叶轮逆向高速转动下将充气用品内的空气抽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浩,未经徐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44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