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式压缩机的气缸固定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94308.9 | 申请日: | 200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6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杨泾涛;廖成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9/00 | 分类号: | F04C29/00;F04C18/34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粤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4 | 代理人: | 唐强熙 |
地址: | 5283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压缩机 气缸 固定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式压缩机,特别是一种旋转式压缩机的气缸固定机构。
背景技术
旋转式压缩机一般包括密闭壳体、电机组件、压缩组件等。密闭壳体一般包括上壳体、主壳体和下壳体;密闭壳体上设置有吸气管和排气管。压缩组件包括气缸、滑片、活塞、主轴承、副轴和曲轴等。气缸与安装在气缸上下两端的主、副轴承构成密闭的压缩腔,活塞套在曲轴偏心部,滑片安装在气缸上开设的滑片槽内。
旋转式压缩机工作时,电机组件通过套在曲轴上的电机转子驱动曲轴转动,从而带动套在曲轴偏心部上的活塞沿气缸内壁滚动,当活塞在工作腔内滚动时,滑片在弹簧的作用下其前端保持与活塞外圆紧密接触,滑片及活塞与气缸内壁的切点将气缸内腔分割为吸气腔和压缩腔两部分,吸气腔及压缩腔的容积大小随着活塞转动而变化,压缩腔内气体的压力则随着压缩腔减小而增大,实现压缩机吸气、压缩、排气过程。
现有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组件与主壳体的连接固定方式分别采用:a)气缸23与主壳体1直接焊接固定方式,见附图1;b)主轴承7与主壳体1直接焊接固定方式,见附图2;c)板金整体机架23与主壳体1焊接,气缸9通过螺拴与整体机架23连接固定,见附图3,以上图中的22为焊接点。
当采用a)和b)方式时,旋转式压缩机的气缸滑片槽变形较大,为了保证旋转式压缩机运行的可靠性,相应气缸滑片槽与滑片之间的宽度间隙设定较大,但是,却带来旋转式压缩机性能下降的问题;当采用c)方式时,虽然能解决a)和b)方式带来的问题,但是,压缩机的气缸的结构以及刚性都较差,电机组件的间隙也难于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气缸滑片槽变形小、气缸的刚性好、强度高、压缩机的整机效率高的旋转式压缩机的气缸固定机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旋转式压缩机的气缸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电机组件和压缩组件,壳体包括上壳体、主壳体和下壳体,压缩组件包括气缸、安装在气缸上下端面的主轴承和副轴承,其特征是主壳体内焊接有三个以上的支撑件,气缸通过螺栓与支撑件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件分布在主壳体内,支撑件的一端与主壳体的内壁焊接,焊接采用电阻焊或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方式。
所述支撑件呈畚箕形,其边缘设置有翻边。
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设置有装配孔,装配孔上焊接有螺母。或者支撑件的另一端设置有翻边孔,翻边孔中攻有螺纹。
本实用新型通过三个以上的支撑件将气缸和主壳体联接为一体,通过在支撑件的边缘设置翻边以提高刚性和增强强度,支撑件与主壳体焊接采用电阻焊接或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支撑件与主壳体之间完全贴合,从而提高气缸的刚性,减小气缸滑片槽的变形。当采用电阻焊接时,避免了在主壳体上开孔,因此减少了压缩机的泄漏几率。
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压缩机的气缸刚性,减少了气缸与主壳体焊接泄漏,提高了压缩机的效率和品质,同时降低了压缩机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二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三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5为支撑件的一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支撑件和螺母组装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支撑件的另一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主壳体和支撑件采用电阻焊接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0中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3为主壳体和支撑件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接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3中的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6为主壳体焊接前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主壳体,2为上壳体,3为排气管,4为定子,5为转子,6为曲轴,7为主轴承,8为支撑件,8.1为装配孔,8.2为螺母,8.3为翻边孔,8.4为电阻焊点,9为气缸,10为副轴承,11为下壳体,12为活塞,13为螺栓,22为焊接点,23为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43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