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93314.2 | 申请日: | 200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1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莫介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依顿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3 | 分类号: | H05K1/03;B32B15/08;B32B15/2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谢自安 |
地址: | 5284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路板的压板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路板的压板结构,一般是多层结构,就是两个基板亦称中层覆铜板7,10,再在基板上、下表面加上绝缘层8、9,亦即是内上、下层树脂胶片8和中层树脂胶片9。之后再贴上铜板或者铜箔11,以此类推,根据需要再添加层。中层覆铜板7的厚度为28mil。中层覆铜板10的厚度为3.5mil。内上、下层树脂胶片8的厚度为7.5mil,中层树脂胶片9的厚度为4mil,由于置于整层结构中的两个树脂胶片厚度差比较大,见附图2所示。
这样导致整板压板结构不对称,因此,在电路板制作过程中,容易产生以下的缺陷:其一、会出现内层的分层;其二、会出现爆板的情况;其三、电路板制作出来后会出现板弯曲严重;其四、会对后续的电路板贴装埋下品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品质好、使整板结构趋于对称、避免爆板、控制了分层和板弯曲的压板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列技术方案:
压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中间中层覆铜板,在中层覆铜板上、下表面分别粘贴有内上层树脂胶片和内下层树脂胶片,在上、下两个内层树脂胶片外表面分别合压有外层覆铜板,在上、下两个外层覆铜板外表面分别粘贴有外层树脂胶片,在两个外层树脂胶片外表面分别设有一层铜箔。
如上所述的压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层覆铜板的厚度为18mil。
如上所述的压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覆铜板的厚度为3.5mil。
如上所述的压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上层树脂胶片的厚度为6.5mil,内下层树脂胶片的厚度为4mil。
如上所述的压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树脂胶片的厚度为7.5mil。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一块最厚的覆铜板置于中层,之后在中层的覆铜板上、下方放置相同厚度的覆铜板,使整块板从中间分开,以中间为对称轴,上、下结构趋于对称。这样会带来如下好处:其一、有效地控制了分层缺陷;其二、有效地避免了爆板缺陷;其三、有效地控制板的弯曲;其四、有效地保障了电路板的贴装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压板结构,包括中间中层覆铜板1,该中层覆铜板1的厚度为18mil。在中层覆铜板1上、下表面分别粘贴有内上层树脂胶片2和内下层树脂胶片6,内上层树脂胶片2的厚度为6.5mil。内下层树脂胶片6的厚度为4mil。在上、下两个内层树脂胶片2、6外表面分别合压有外层覆铜板3,外层覆铜板3的厚度为3.5mil。在上、下两个外层覆铜板3外表面分别粘贴有外层树脂胶片4,外层树脂胶片4的厚度为7.5mil。在两个外层树脂胶片4外表面分别设有一层铜箔5。
这样的压板结构,使整板的上、下结构趋于对称。比如上面的外层树脂胶片4的厚度加上外层覆铜板3等于下面的外层树脂胶片4的厚度加下外层覆铜板3。这样整板电路板的质量更加好,性能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依顿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依顿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33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铁路融雪系统的机柜
- 下一篇:用于印刷电路板的金属基覆盖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