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压式手感键盘按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93228.1 | 申请日: | 2009-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84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晨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晨曦 |
主分类号: | H01H13/705 | 分类号: | H01H13/705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31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压 手感 键盘 按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压式手感键盘按键。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为了防止按键的晃动,按键本身是被施加了一定压力的,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压力,当我们将手指轻轻放在按键上时,才不会发生误操作的现象。当然了,若想按动按键,手指力量必须大于按键支撑力。如果按键的支撑力太大,给人感觉整个键盘硬梆梆的,就会影响手感。事实上,只要你将手指轻轻地放在键盘的按键上,你的手指就已经能够感觉到整个按键对它的支撑力,当按键力大于支撑力(按键触发力),此时手指即使不再加大用力,按键也会迅速下沉,直至底部,此过程按键作用在手指上的力成减小趋势。在谷底点时,按键作用在手指上的力成减小到最小。之后,手指再加大力时,硅胶变形极小,反作用在手指上的力随之急剧增大。如手指长期、往返在此阶段,会让人感到不舒适。当手指松开,按键又能迅速恢复到原位。这就是“一次手感”概念;现有普通键盘都是使用“一次手感”按键,“一次手感”对于一般性的文字输入工作,还是可以应付的。然而,在激烈紧张的游戏过程中,经常需要快速点击,显然这种“一次手感”按键方式是比较耗时的,每次都要经历整个行程,严重影响了点击速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缩短行程、提高点击速度的预压式手感键盘按键。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预压式手感键盘按键,设置在键盘底座上,其结构包括键帽,及设置在键帽下方的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内部为中空设置,所述弹性元件包括与键帽接触的按压部,及设置在按压部下方的抵接部,及用于连接按压部与抵接部的第一弹性部,及设置在按压部的、用于与抵接部抵持的第二弹性部。
作为改进,所述按压部上方设置有与键帽配合的安装槽。
作为改进,所述抵接部设置有与键盘底座相配合的安装部。
本实用新型的预压式手感键盘按键,其在每次的按键过程中,当手指按下按压部,通过第一弹性部出现一次手感,此时第二弹性部23与抵接部21接触,手指停止不动,当需要确定按键发出指令时,手指再接着向下按,通过第二弹性部抵持抵接部,能继续出现一次手感,弹性元件有一段小的变形,这一次的手感是完全与一次手感区分开来的,独立形成了第二次行程,当再次碰触到感应片压接点时,就完成了一次有效点击。这样的好处在于,大大缩短了按键行程,行程接近缩短了三倍,在不变的时间内,速度也就相对提高了三倍。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预压式手感键盘按键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预压式手感键盘按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预压式手感键盘按键,设置在键盘底座(未图示)上,其结构包括键帽1,及设置在键帽1下方的弹性元件2,所述弹性元件2内部为中空设置,所述弹性元件2包括与键帽1接触的按压部20,及设置在按压部20下方的抵接部21,及用于连接按压部20与抵接部21的第一弹性部22,及设置在按压部20的、用于与抵接部21抵持的第二弹性部23。其在每次的按键过程中,当手指按下按压部20,通过第一弹性部22出现一次手感,此时第二弹性部23与抵接部21接触,手指停止不动,当需要确定按键发出指令时,手指再接着向下按,通过第二弹性部23抵持抵接部21,能继续出现一次手感,弹性元件2有一段小的变形,这一次的手感是完全与一次手感区分开来的,独立形成了第二次行程,当再次碰触到感应片压接点时,就完成了一次有效点击。这样的好处在于,大大缩短了按键行程,行程接近缩短了三倍,在不变的时间内,速度也就相对提高了三倍。
所述按压部20上方设置有与键帽1配合的安装槽200,用于与键帽1固定配合。所述抵接部21设置有与键盘底座相配合的安装部210,用于与键盘相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预压式手感键盘按键,其在每次的按键过程中,能继续出现一次手感,还可以继续往下按,弹性元件有一段小的变形,这一次的手感是完全与正常手感区分开来的,独立形成了第二次行程,当再次碰触到感应片压接点时,又完成了一次有效点击。这样的好处在于,大大缩短了按键行程,行程接近缩短了三倍,在不变的时间内,速度也就相对提高了三倍。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并不是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与权利范围,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保护范围所述的制作工艺方法所作的等效变化和修饰,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晨曦,未经李晨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32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