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TOC分析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93121.7 | 申请日: | 200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74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项光宏;唐小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12 | 分类号: | G01N31/12;G01N3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5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toc 分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TOC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高温燃烧法TOC(总有机碳)分析技术涉及样品的催化燃烧。
目前,普遍的做法是通过电热丝由外向内加热燃烧管,如图1所示,具体加热方案为:石英管10作为燃烧管,内部放置颗粒状陶瓷载体30,在陶瓷载体30上附着催化剂。电热丝20绕在石英管10的外部,隔热层40包裹在石英管10及电热丝20的外部。在工作时,电热丝20发热,并将热量传递给石英管10,再传递给石英管10的内部空间,使石英管10内部的温度上升。通过反馈控制,使石英管10内的温度稳定在目标温度。液体样品及载气通入燃烧管,实现对燃烧管内液体样品的汽化和催化燃烧。通过分析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得到液体样品中TOC的含量。
为避免热量的流失以及保证工程人员的安全,在电热丝的外部包裹有隔热层。
电热丝由外向内加热燃烧管,能够有效地实现对燃烧管内液体样品的汽化和催化燃烧,但也有以下几点不足:
1、采用电热丝加热燃烧管,热量由外向内传递,需要经过多重介质导热才能到达催化剂,升温速度慢;
2、热量从外向内传递时热传导效率低,热功耗大,带来资源浪费;
3、在电热丝加热燃烧管的过程中,电热丝一直处于高温状态,容易发生熔断故障,寿命较短;
4、燃烧管外部需要包裹一层很厚的隔热保温层,使电热炉体积庞大,不利于仪器小型化。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升温速度快、热功耗低、体积小的TOC分析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TOC分析装置,包括燃烧管、催化剂、检测单元,还包括加热单元和温控单元;
所述加热单元包括励磁线圈、导磁载体及高频加热电路;励磁线圈设置在燃烧管的外围,并连接高频加热电路;导磁载体设置在燃烧管的内部;所述催化剂附着在所述导磁载体上;
所述温控单元包括温度传感器、控制模块,温度传感器、控制模块和高频加热电路依次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导磁载体为颗粒状或网状或多孔状。
进一步,所述燃烧管外部包裹隔热层。
作为优选,所述励磁线圈设置在隔热层的外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感应电流加热技术,直接加热燃烧管内的导磁载体,使燃烧管内升温速度快;
2、采用直接在燃烧管内加热的方式,不经过其它介质传导热量,热损耗小,热效率高;
3、由于是在燃烧管内部加热,燃烧管自身可以起到一定的隔热保温作用,另外仅需使用较薄的隔热层就可以实现高温部位的隔热保温,减少燃烧管内热量的损失,同时也有效降低了燃烧单元外表面温度,对工程操作人员起到安全保护作用,同时还减小了装置的体积,易于实现分析装置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TOC分析装置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的TOC分析装置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中的TOC分析装置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3中的TOC分析装置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3中导磁载体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一种TOC分析装置,包括注入单元、燃烧管11、催化剂、加热单元、温控单元以及检测单元。
所述加热单元包括励磁线圈21、导磁载体31和高频加热电路。所述励磁线圈21设置在燃烧管11的外围;为保证励磁线圈每匝中电流方向相同,励磁线圈的绕向应一致;每匝励磁线圈与相邻线圈之间要有绝缘材料隔开,以防短路;励磁线圈21的两个接线端与外部高频加热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导磁载体31为颗粒状的铁,设置在燃烧管11的内部;所述催化剂附着在所述导磁载体31上。
所述温控单元包括温度传感器41、控制模块。所述温度传感器41设置在燃烧管11内,输出端连接控制模块。
检测单元与燃烧管11的输出端相连接。
一种TOC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预热步骤:
在控制模块上设定目标温度680℃;
高频加热电路产生高频交变电流,高频交变电流通过设置在燃烧管11外部的励磁线圈21,在励磁线圈21上产生高频交变磁场;
高频交变磁场产生的磁力线穿过设置在燃烧管11内部的导磁载体31,在导磁载体31上产生高频感应电流;
高频感应电流在导磁载体31内部克服内阻而迅速产生热效应,导磁载体31的温度迅速上升,从而使燃烧管11内的温度快速上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31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加速管封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轻便型两用酥油提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