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顶盖装饰条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92575.2 | 申请日: | 200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43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章奇江;刘继伟;刘利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章奇江 |
主分类号: | B60R13/04 | 分类号: | B60R13/04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天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19 | 代理人: | 张文忠 |
地址: | 315021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顶 装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装饰件技术领域,涉及车顶盖装饰条。
背景技术
车顶盖装饰条是汽车上常用的一种具有装饰和导水功能塑料材料,主要用在汽车的侧围上部与顶盖接合焊接处的凹槽中,使侧围上部与顶盖接合处密封,平顺光滑过渡,不会漏出焊点和PVC密封胶料,因此车顶盖装饰条是直接关系到整车的外观和导水性能。如图1所示,现有的汽车顶盖装饰条由塑料原料直接制成,这样汽车顶盖装饰条装配后由于产品强度较低,并且容易产生收缩,造成装饰条不便与车身附着,装配后与凹槽不吻合问题,影响整体密封效果,且这种汽车顶盖装饰条是采用纯押工艺加工,难以控制挤出机的温度,它直接影响产品断面的大小,且在加工过程中随着外界温度、材料等的影响,塑料的流动性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产品的断面就会时而大时而小,极不稳定,所以产品断面的一致性很差,影响外观,通常会造成车顶盖装饰条安装困难,废品率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结构简单,外形美观,安装方便,并且能够有效减少塑料的收缩性能,从而保证了断面的尺寸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提高装饰条与车身的配合性能的车顶盖装饰条。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车顶盖装饰条,包括由PVC塑料制成的本体,其特征是:所述的本体内包覆有用于防止本体收缩的金属条,金属条与本体经复压加工后形成一体结构。
这里在制造装饰条时经滚压后通过挤出机将PVC塑料和金属条一起挤出成型,然后经复压、高频加热、上胶、冷却后,最后通过引取机引出成型产品,其中金属条增加了装饰条强度和硬度,在装饰条弯曲装配时不会产生较大的拉伸变形,使其不易变形或折断,金属的钢性又能有效减少PVC塑料的收缩性能,保证装饰条的断面的尺寸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提高产品与车身的配合性能。
为优化上述方案采取的措施具体包括:在上述的车顶盖装饰条中,本体为长条状结构,且本体上制有第一断面、第二断面、第三断面以及第四断面,第一断面、第二断面、第三断面以及第四断面相互连接构成了本体的外围形状,第一断面和第二断面位于本体的两侧部,第三断面位于本体的底部,第四断面与第三断面相对且位于本体的顶部。
在上述的车顶盖装饰条中,第四断面的径向距离大于第三断面的径向距离。
在上述的车顶盖装饰条中,本体底部上制有与其连为一体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分别由第一断面和第二断面向内弯折形成。这里通过支撑部能够保证装饰条的横向定位。
在上述的车顶盖装饰条中,第三断面为直面,第四断面为向上凸起的弧面或者平面。
在上述的车顶盖装饰条中,金属条位于本体的中间位置。
在上述的车顶盖装饰条中,金属条为呈长条状的铝带。
在上述的车顶盖装饰条中,本体底部的第三断面上还配装有硅橡胶。这里通过硅橡胶可以将装饰条粘贴固定在侧围上部与顶盖接合焊接处的凹槽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了复押加工工艺,制造工艺简单,降低了产品的废品率,并且整个装饰条采用铝带和塑料结合,金属的钢性不仅增强了装饰条的强度,而且有效减少塑料的收缩性能,从而保证了断面的尺寸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且安装和拆卸方便快捷,密封性好,可以避免漏水、生锈等问题,提高了产品的一致性和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车顶盖装饰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加工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图中,1、本体;1a、第一断面;1b、第二断面;1c、第三断面;1d、第四断面;11、第一支撑部;12、第二支撑部;2、金属条;3、硅橡胶。
本车顶盖装饰条,包括由PVC塑料制成的本体1和金属条2,这里本体1的表面采用PVC塑料材料制成使装饰条具有耐磨特性以及保持良好的外观形状。
本体1为长条状结构,且本体1上制有第一断面1a、第二断面1b、第三断面1c以及第四断面1d,第一断面1a、第二断面1b、第三断面1c以及第四断面1d相互连接构成了本体1的外围形状,第一断面1a和第二断面1b位于本体1的两侧部,第三断面1c位于本体1的底部,第四断面1d与第三断面1c相对且位于本体1的顶部,第四断面1d的径向距离大于第三断面1c的径向距离,第三断面1c为直面,第四断面1d为向上凸起的弧面或者平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章奇江,未经章奇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25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