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轴承分球压铆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92144.6 | 申请日: | 2009-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7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 发明(设计)人: | 俞伟强;陈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新昌皮尔轴承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C43/04 | 分类号: | F16C43/04;F16C43/06 |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33206 | 代理人: | 胡龙祥 |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分球压铆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装配设备,具体的说是滚动轴承分球压铆机。
背景技术
滚动轴承多是由内圈、外圈、钢球、保持架等构成,装配时需要将钢球在内圈、外圈之间均匀分布并由保持架保持。现有的装配方式通常是一次性将钢球均匀分开,即用均分模直接插入内圈、外圈之间将钢球分开,其间内圈、外圈相对静止,钢球则被迫在内圈滚道或/和外圈滚道上滑动,容易造成钢球、内圈滚道、外圈滚道的擦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分球时易造成钢球、内圈滚道、外圈滚道擦伤的缺陷,提供一种轴承分球压铆机。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轴承分球压铆机,包括料道、分球装置、压铆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料道的下方设有可沿所述料道延伸的方向来回移动以及可做升降运动的工作滑台,所述的分球装置包括沿所述料道延伸的方向自前至后依次排列的归拢机构、二等分机构和均分机构,所述的压铆装置位于所述均分机构之后。
作为优选,所述的归拢机构包括一个转动连接在所述工作滑台上的归拢模,所述的二等分机构包括一个内圈摩擦头和设在所述工作滑台上的与所述内圈摩擦头对应的二等分模,所述的均分机构包括一个均分模和设在所述工作滑台上的与该均分模对应的均分座。
作为优选,所述的二等分模包括模座、芯轴和二分模,所述的二分模固定在模座上,所述的芯轴位于所述二分模内侧并经轴承安装在所述的模座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内圈摩擦头由步进电机驱动。
作为优选,所述均分模安装在一个导向柱上并由一个弹簧支撑。
作为优选,所述的导向柱由步进电机驱动。
作为优选,所述料道的下方沿所述料道延伸的方向设置一导柱,该导柱上设一拖架,所述拖架上安装升降气缸,所述的工作滑台由所述的升降气缸驱动,所述的归拢模由翻身气缸驱动。
作为优选,所述归拢模的前侧设置有直立翻身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的压铆装置包括自前至后依次排列的取架机构、铆钉检测机构、铆合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对钢球进行归拢、二等分、均分来分步实现对钢球的均匀分部,避免了用均分模一次性将钢球分开所造成的擦伤。
2、改变分球时直接插入内圈、外圈的工作方式,而是先将钢球全部归拢到一起,之后再通过转动和插入相结合的方式对钢球进行二等分和均分,使钢球在分球过程中相对内圈滚道、外圈滚道滚动,有效避免了均分模直接插入内圈、外圈造成的擦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归拢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图2A的俯视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的二分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图3A的仰视图。
图3C为图3A的A向视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的二等分模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B为图4A的俯视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的均分模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B为图5A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二等分模、均分模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7A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滑台、归拢模的一个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7B为图7A的俯视图。
图8A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滑台、归拢模的第二个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8B为图8A的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滑台、归拢模的第三个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滑台、归拢模的第四个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滑台、归拢模的第五个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滑台、归拢模的第六个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料道,2-导柱,3-移动汽缸,4-拖架,5-升降气缸,6-归拢模,7-翻身气缸,8-内圈摩擦头,9-二等分模,10-模座,11-芯轴,12-二分模,13-轴承,14-步进电机,15-均分模,16-均分座,17-导向柱,18-弹簧,19-取架机构,20-工作滑台,21-铆合机构,22-转移座,23-操控箱,24-转位气缸,25-待分轴承,26-归拢轴承,27-二等分轴承、28-均分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轴承分球压铆机,包括料道1、分球装置、压铆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新昌皮尔轴承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新昌皮尔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21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