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水型三合一防雷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92025.0 | 申请日: | 2009-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88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何余仁;刘宝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鸿尔泰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水 三合一 防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器件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了了视频线路防雷、电源线路防雷及控制线路防雷的三合一防雷器。
背景技术
现有视频线路、电源线路及控制线路三合一防雷器是由视频线路防雷电路、电源线路防雷电路和控制线路防雷电路组成,参见图1、图2a、图2b,视频线路防雷电路和电源线路防雷电路组装在同一外壳9内。
视频线路防雷电路从输入端至输出端依次由并联在视频信号传输线路(图中的线路“+”)和接地线(图中的线路“PE”)之间的第一泄放雷电流模块2、第一保护电路和第二保护电路构成,在第一泄放雷电流模块2的和第一保护电路之间的视频信号传输线路上设有第一退耦元件1、第一保护电路由限制过电压保护元件瞬态抑制二极管3和双向回路保护隔离元件二极管4串联而成,第二保护电路具有与第一保护电路相同的组成。
电源线路防雷电路从输入端至输出端依次由并联在电源正极线路(图中的线路“+”)和电源负极线路(图中的线路“-”)之间的第二泄放雷电流模块6和第二限制过电压模块7构成,第二泄放雷电流模块6和第二限制过电压模块7之间的电源正极线路上设有第二退耦元件5a,第二泄放雷电流模块6和第二限制过电压模块7之间的电源负极线路设有第三退耦元件5b,第二限制过电压模块7的两端还分别通过第一双向回路隔离元件二极管8a及第二双向回路隔离元件二极管8b接地,第二泄放雷电流模块6的接地端接地。
控制线路防雷电路从输入端至输出端依次由并联在控制正极线路(图中的线路“+”,表示控制线路的正极线路)和控制负极线路(图中的线路“-”,表示控制线路的负极线路)之间的第三泄放雷电流模块20和第三限制过电压模块22构成,第三泄放雷电流模块20和第三限制过电压模块22的之间的控制正极线路上设有第四退耦元件21a,第三泄放雷电流模块20和第三限制过电压模块22之间的控制负极线路设有第五退耦元件21b,第三限制过电压模块22的两端还分别通过第三双向回路隔离元件二极管23a及第四双向回路隔离元件二极管23b接地,第二泄放雷电流模块20的接地端接地。
三合一防雷器一般可应用在摄像机的视频线路、电源线路及控制线路的防雷或其他设备的防雷。
其中第一退耦元件1采用退耦电阻,第二退耦元件5a和第三退耦元件5b为退耦电感,
第四退耦元件21a及第五退耦元件21b是退耦电阻。
第二限制过电压模块7采用瞬态抑制二极管(TVS管),第一泄放雷电流模块2和第二泄放雷电流模块6采用放电管或压敏电阻。
第三限制过电压模块22采用瞬态抑制二极管(TVS管),第二泄放雷电流模块6和第三泄放雷电流模块20采用放电管或压敏电阻。
视频线路防雷电路、电源线路防雷电路和控制线路防雷电路通过覆铜屏蔽、高频涡流电磁波隔离技术,绘制成一个线路板上,所有元件焊接在线路板上。
但由于在现有防雷器经常在潮湿、有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使用,接线端子、线路板焊盘和元件引脚锈浊,容易引起线路接触不良或接线端子脚距之间、线路板引脚焊盘与焊盘之间绝缘电压不够,造成不能正常工作,甚至使线路短路,损坏被保护设备或引起火灾,视频线路信号衰减大,造成视频图像不清晰。因此使用范围局限性很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水型二合一防雷器,适用范围广,放水性能好。
一种防水型三合一防雷器,包括集成在同一壳体内的视频线路防雷电路、电源线路防雷电路和控制线路防雷电路;
所述的视频线路防雷电路从输入端至输出端依次由并联在视频信号传输线路和接地线之间的第一泄放雷电流模块和第一补偿插入损耗模块整流桥构成,在第一泄放雷电流模块和第一补偿插入损耗模块整流桥之间的视频信号传输线路上设有第一退耦元件;
所述的控制线路防雷电路从输入端至输出端依次由并联在控制正极线路和控制负极线路之间的第三泄放雷电流模块和第二补偿插入损耗模块整流桥构成,在第三泄放雷电流模块和第二补偿插入损耗模块整流桥之间的控制正极线路上设有第四退耦元件,在第三泄放雷电流模块和第二补偿插入损耗模块整流桥之间的控制负极线路设有第五退耦元件;
视频线路防雷电路、电源线路防雷电路和控制线路防雷电路中所有元件通过绝缘介质封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鸿尔泰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鸿尔泰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20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水型视频线路、电源线路二合一防雷器
- 下一篇:双芯片的信号转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