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照明圆珠笔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91421.1 | 申请日: | 2009-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41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洪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亮 |
主分类号: | B43K29/10 | 分类号: | B43K29/10;B43K3/0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 |
地址: | 315400 浙江省余姚市阳明西路7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照明 圆珠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照明的圆珠笔。
背景技术
现有的圆珠笔只能在白天或有光的条件下书写,不具备照明功能,在天黑无光时便无法使用,有时天黑外出还要携带手电筒,很不方便。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带有照明功能的圆珠笔,如专利号200820027224.1带照明的圆珠笔,是由笔头与笔杆组成,笔头内设置发光二极管,笔头是由透明材料制成,并设有开关,这样就既能写字又能照明了,可是它的灯与笔是同方向的并且固定,不能随意活动,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照明功能的照明圆珠笔,并且笔身能随意弯曲,照明方向能随意变化。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照明圆珠笔,包括笔的本体,其特征在于笔的本体中部分笔壳采用柔性可伸缩的波纹管。
作为改进,所述的照明圆珠笔,其笔的本体下端是圆珠笔结构,中部为波纹管,上端为电筒组件。
作为改进,所述的照明圆珠笔,其电筒组件包括发光二极管、电池、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外的旋转套,电池固定在壳体内,壳体表面开槽,与旋转套上的凸条相配合,槽上的弹性条通过凸条与二极管的金属脚相抵触配合,使金属脚与电池相接触,从而使二极管、电池、金属脚构成回路。
作为改进,其圆珠笔结构为旋转可伸缩式结构。
作为改进,其波纹管一端通过一连接部与圆珠笔结构相连,另一端与电筒组件由卡式结构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既能写字又能照明,且笔身能任意伸缩弯曲,使电筒能随意改变照明方向,结构简单,体积小使用携带方便,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3所示意,一种照明圆珠笔,包括一笔的本体,笔的本体下端是圆珠笔结构3,上端是电筒组件2,中间部分是柔性可伸缩的波纹管1。其中电筒组件2包括发光二极管10、纽扣电池13、灯罩11、壳体12和安装在壳体12外的旋转套14,壳体12由二块半圆柱形壳体相扣而成,电池13固定在壳体12内的圆槽19内,壳体10表面开槽17,与旋转套14上的凸条15相配合,二极管10的金属脚18固定在电池13的两侧,通过槽17上的弹性条16与凸条15的抵触配合,使二极管10的金属脚18和电池的一极相抵触配合,而另一金属脚18一直与电池的另一极相接触,这样使二极管10、电池13、金属脚18构成回路,壳体12的一端与波纹管1的一端通过卡口连接,当然也可以采用常规的卡接连接,另一端有内螺纹20与灯罩11的外螺纹21通过螺纹结构连接,并固定在旋转套14的尾部。圆珠笔为旋转可伸缩式结构,包括笔头4、笔芯6、弹簧7、笔芯盖8与笔尾5,笔头4一端开有凹槽与笔尾5一端紧扣,并能任意旋转,弹簧7套在笔芯6上,笔头4内壁与笔尾5的连接处有二个凸块与笔芯盖8的外缘二个突起配合,旋转时起到带动作用。笔尾5与波纹管1通过一连接部9相连,连接部9一端开有外螺纹与笔尾5的另一端内螺纹对应连接,连接部9的外螺纹内侧有一对限位块,连接部9另一端有一对弹性凸块,与波纹管1的一端内凹槽正好扣住。当然,圆珠笔也可以采用常规的旋压机构的圆珠笔。
使用笔时,旋转笔头4,笔头内壁二个凸块与笔芯盖8的外缘二个突起配合,带动笔芯盖8旋转,笔芯盖8与波纹管1的一对限位块相配合,再加上弹簧7的作用,而达到使笔伸缩的目的。使用电筒时,旋转电筒的旋转套14,旋转套14上的凸条15压到壳体槽17上的弹性条16,使弹性条16与二极管10的金属脚18相抵触配合,金属脚就与电池一极相连接,这样二极管10、电池13、金属脚18就构成回路,就能照明,再往回旋转旋转套14,使凸条15与弹性条16分离,这样弹性条16与二极管10的金属脚18也同时分离,这样就起到了开关的功能。波纹管1为柔性可伸缩的塑料管,可以任意拉伸弯曲,这样电筒就可以随意改变照明方向,不会只局限于一个位置,同时又作为笔身便于手握,不使用时又可以缩起来,体积小,便于携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亮,未经洪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14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斜巷跑车防护装置用的吸能器
- 下一篇:一种防丢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