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脑绣花机金片绣控制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90770.1 | 申请日: | 2009-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37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刘光汉;周如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通灵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5C5/02 | 分类号: | D05C5/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怀禹 |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脑 绣花 机金片绣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脑绣花机控制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电脑绣花机金片绣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电脑绣花机是传统的刺绣与电子、机械相结合的产物,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电子技术更是飞速地发展。随着电脑绣花机在缝制机械行业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促使众多的电脑绣花机控制系统厂家将很多前沿的技术应用其中。同时,电脑绣花机的产生赋予了服装、面料、布艺更多色彩、图案、立体感,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随着市场对电脑绣花机的需求种类越来越丰富,需要电脑绣花机实现更多的功能,在这样的情况下,金片绣控制系统应运而生。
常见的电脑绣花机控制系统在总体的实现模式方面大同小异,主要区别还是在一些细节方面的处理。目前市场上所看到的电脑绣花机金片绣控制系统,在金片方式设置方面操作比较烦琐,整体的维护也存不便之处,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1)系统升级维护不方便,需要技术人员到现场去完成,耗费不少的人力和物力;(2)电脑绣花机人机界面单一,显示画面不够直观,显示内容布局不整齐;(3)金片绣刺绣方式设置烦琐:金片绣的出片方式比较多样,有重叠绣和交叉绣等等。而对一个标准的金片绣花样来说,在花样中没有叠片和单片之分,只有金片码之说,这样就造成设置金片方式的时候非常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更便捷的电脑绣花机金片绣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电脑绣花机金片绣控制系统包括操作器、电源控制箱、金片板、机头控制板、译码板和换色板,所述操作器包括操作器主控制板、USB转换板和软盘驱动板,所述电源控制箱包括驱动控制板和电源板,所述操作器主控制板分别与USB转换板和软盘驱动板连接,所述驱动控制板分别与所述电源板、操作器主控制板、机头控制板、译码板、换色板和金片板连接,所述译码板分别与机头控制板和换色板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脑绣花机金片绣控制系统还包括底线检测板,所述底线检测板与所述机头控制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脑绣花机金片绣控制系统还包括金片手动板,所述金片手动板与所述金片板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系统升级维护方便:该实用新型增加了USB升级功能,只要涉及到单片机类的CPU芯片,都可以用USB进行升级。这样,将所要升级的文件发送给用户端,用户就可以完成对系统的升级,节省了人力、物力。
(2)人机界面丰富:随着绣花机控制系统的功能不断完善,其人机显示界面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为了更便于操作,本实用新型力求显示画面中的各功能模块划分清晰、布局整齐、内容丰富。
(3)并行多任务系统:整个系统的的核心部分采用分立模块,模块之间采用通讯方式,在系统维护、成本维护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如果只有其中一个模块需要升级,那么只要升级该个模块就可以;如果只有其中一个模块有问题,那么只要更换或者维修该个模块就可以。
(4)卓越的稳定性:对于一个大型的控制系统来说,稳定性和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本实用新型具有很好的容错处理能力,在系统硬件上作了充分的抗干扰措施,并保证系统在某些不可预见错误的情况下,能够采取必要的措施和给出相应的报警提示。
(5)金片设置方便:由于金片绣花样的刺绣方式比较多样,有大小金片、单片叠片方式,经过排列组合后可以有很丰富的刺绣方式,因此金片绣的设置相对比较复杂一些。本实用新型在金片设置方面作了很大改进,设置简单化,并且设置好的花样可以保存,如果同一个花样的刺绣方式没有改变的话在另外的机器上可以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方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器的内部电路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源控制箱的内部电路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USB转换板电路原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操作器主控制板的主芯片引脚排列电路原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操作器主控制板的232通讯电路原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操作器主控制板的422通讯电路原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软盘驱动板的主芯片引脚排列及外围电路原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软盘驱动板的软盘驱动器接口电路原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驱动控制板的422通讯电路原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驱动控制板的485通讯电路原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源板电路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通灵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通灵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07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芯片模块
- 下一篇:一种水源热泵调温除湿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