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打火机顶盖的弹压式锁扣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89865.1 | 申请日: | 2009-07-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79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 发明(设计)人: | 胡树根;钱炜苗;张国耕;宋小文;王耘;黄长林;李贵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3Q2/40 | 分类号: | F23Q2/4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 |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火机 顶盖 弹压 式锁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火机,尤其涉及一种打火机顶盖的弹压式锁扣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幼龄儿童来说,他们拿着打火机玩耍时非常危险,为防止幼龄儿童因打火机使用不当导致烧伤或火灾等事故,设计具有防儿童开启的安全打火机是当前打火机制造业的一个重要目标。而目前已有的防儿童开启打火机结构复杂,点火操作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预防不故意的点火动作引发的安全事故,提供一种打火机顶盖的弹压式锁扣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打火机顶盖的弹压式锁扣装置,包括掀压盖、复位弹簧、活动部件、撬板、壳壁、压电装置、控制出气阀门启、掀压盖肋板、孔槽、受压平台;掀压盖的上表面为一倾斜面,倾斜面内开有一孔槽,孔槽的末端为受压平台,活动部件嵌于孔槽中,复位弹簧一端与受压平台相连,另一端与活动部件相连,压电装置的顶端抵触在掀压盖肋板的底面上。
本实用新型采用倾斜表面设计,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人手在按压掀压盖时受力均匀。将活动部件和复位弹簧与掀压盖链接成一体,若不向内推动活动部件,掀压盖下压时带动下移的活动部件的右边沿就会抵触到打火机壳壁产生卡止,不会使得压电块压下产生电火花,有效避免了用手指直接按压掀压盖即可实现打火机点火的现象。该使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可靠的安全防护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打火机顶盖的弹压式锁扣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打火机顶盖的弹压式锁扣装置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打火机顶盖的弹压式锁扣装置包括掀压盖1、复位弹簧2、活动部件3、撬板4、壳壁5、压电装置6、控制出气阀门启7、掀压盖肋板11、孔槽21、受压平台31。掀压盖1的上表面为一倾斜面,倾斜面内开有一孔槽21,孔槽21的末端为受压平台31,活动部件3嵌于孔槽21中,复位弹簧2一端与受压平台31相连,另一端与活动部件3相连,压电装置6的顶端抵触在掀压盖肋板11的底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未使用打火机时,活动部件3在复位弹簧2的作用下凸出来,此时按压掀压盖1时活动部件3就会卡在壳壁5上,使得不能按压,从而达不到压电装置6的按压行程,没有电火花冒出,见图1。
使用打火机时,向内推压活动部件3,复位弹簧2受到推力向内压缩,使得活动部件3处于壳壁5的左边,则可以继续按压掀压盖1,达到压电装置6的按压行程,冒出电火花,实现点火;点火后松开掀压盖1,当孔槽21处于壳壁5的上方时,在复位弹簧2弹力作用下活动部件3凸出来,恢复到使用前状态,见图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98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