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用锅电磁炉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89783.7 | 申请日: | 2009-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70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 发明(设计)人: | 徐袁华;周莹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袁华 |
| 主分类号: | F24C7/06 | 分类号: | F24C7/06 |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凯专利事务所 33227 | 代理人: | 白洪长 |
| 地址: | 315175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高桥镇***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用锅 电磁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烹饪器具,是一种双用锅电磁炉。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电磁炉产品很多,由于其省电、安全、卫生,加热食物能源效率高等特点深受人们所喜爱。一般电磁炉主要结构是电子线路部分,电子线路部分包括功率板、主机板、灯板、线圈盘及热敏支架、风扇马达等部件,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加热。一般电磁炉只能适用于平底锅,而一些电磁炉既可以适用于平底锅,又适用于圆底锅。如中国专利文献刊载的专利号ZL200620062866.6,授权公告日2007年11月21日,实用新型名称“新型电磁炉”;该电磁炉的面板中央向下凹形成一个窝状。但该电磁炉用于平底锅或圆底锅加热时,受热较难均匀,其受热范围较单一。以及中国专利文献刊载的专利号ZL200720139420.3,授权公告日2008年1月30日,实用新型名称“带层叠线圈的电磁炉”。该电磁炉制作线圈底盘为2至5层的层叠阶梯式结构,上层线圈的另一端与下一层线圈连接,最下层线圈另一端的引线与电路相连,各层线圈形成层叠线圈串连电路。但该电磁炉的结构较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的一种平底锅和圆底锅双用的双用锅电磁炉,使其解决现有同类产品结构欠佳,加热受热较难均匀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双用锅电磁炉,该电磁炉包括上壳体、热敏支架、线圈盘和下壳组件,下壳组件的下壳体内设有热敏支架、线圈盘等电子线路部分,上壳体与下壳体连接构成壳体;通过下壳组件的控制器控制线圈盘的工作状态,以及线圈盘中加热线圈的加热温度。其设计要点是所述上壳体设有圆形的伸缩部,线圈盘缠绕于伸缩的热敏支架,下壳体组件中下壳体的高度为伸缩部和热敏支架伸缩所需的行程高度。热敏支架和线圈盘,以及上壳体中放置锅体的伸缩部根据平底锅和圆底锅底部的弧度不同可自由伸缩,由于其伸缩具有一定行程,下壳组件的下壳体较之普通电磁炉较高。
所述上壳体的伸缩部与上壳体连为一体,上壳体采用伸缩材料制成,使下壳体组件中的线圈盘等工作状态时,不会造成热流失。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全性、稳定性好,使用方便,适用于平底锅或圆底锅中食物的烹饪。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以上附图序号及名称:1、上壳体,101、伸缩部,2、热敏支架,3、线圈盘,4、下壳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和使用作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壳体1设有圆形的伸缩部101,伸缩部与上壳体连为一体,注塑成形。线圈盘3缠绕于可自由伸缩的热敏支架2,热敏支架、线圈盘置于下壳组件4的下壳体内,并与下壳组件中的控制器等电子线路部分的部件连接。
使用时,将平底锅或圆底锅的锅体放入上壳体的表面,圆底锅的锅底随上壳体的伸缩部凹陷,圆底锅的锅底与上壳体的表面贴合。接通电源,线圈盘的加热线圈中通入交变电流,加热线圈周围便产生交变磁场,交变磁场的磁力通过平底锅或圆底锅的锅体,在平底锅或圆底锅的锅底中产生大量涡流,从而产生烹饪所需的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袁华,未经徐袁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97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电控发动机故障检测装置
- 下一篇:基于CPCI总线的多功能、宽温系统板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