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羽毛球网架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89645.9 | 申请日: | 200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54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志根 |
主分类号: | A63B61/00 | 分类号: | A63B61/00 |
代理公司: | 绍兴华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5 | 代理人: | 宁冈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羽毛球 网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羽毛球网架,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携式羽毛球网架。
背景技术
羽毛球运动全球普及,大众喜爱。由于长期以来以利于网架结构只是单一的采用沉重底座加立柱的双边同重量,同时拉力的双立柱对拉方式,或是采用双边打多枚地桩或地钉的双立柱对拉方式,使得器械笨重,造价较高,不便于移动,使用场地受限制,尤其是很多羽毛球业余爱好者只好不用网架对空打,极大地影响了打羽毛球的趣味性和竞争水平的提高。
另外,在现有技术中,有很多的便携式的羽毛球架,为了减小网二边与网中间之间的悬垂度,有的会增设钢索,有的会增设涡轮和蜗杆来拉紧球网,但是这样的结构往往复杂,同时会增加重量。可是时间一久,两者之间的悬垂度又会增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不但结构简单、质量轻而且网二边与网中间之间的悬垂度极小的便携式羽毛球网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便携式羽毛球网架,包括羽毛球网、两根伸缩式拉杆、底座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七字架、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该三者之间的连接方式为首尾管套管连接方式,所述七字架的一端是一弯折部,另一端设有铁皮套管,该弯折部与设置在伸缩式拉杆下部的方管相扣;所述伸缩式拉杆通过连杆螺丝与所述底座支架连接设置。
进一步,所述底座支架为一弧形结构,其两端是橡皮套管。
进一步,所述伸缩式拉杆的顶端是橡皮套管,其中部设有弹簧顶珠和与之相适应的孔,其底端是一未封闭的条管结构,与底座支架相吻合。
进一步,所述羽毛球网的两端是一套口,套在伸缩式拉杆顶端的橡皮管套上。
进一步,所述七字架弯折部的勾角角度范围为70-80°。
进一步,所述连接杆是长方扁管。
进一步,所述连接杆的长度不超过75cm。
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设有铁皮套管,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两端都没有设置铁皮套管。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便携式羽毛球网架不但美观、质量轻,而且结构简单,拆装方便,能在一个包里装下,便于携带;同时,网二边与网中间之间的悬垂度符合国际标准,满足羽毛球爱好者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张网开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中:1羽毛球网 2伸缩式拉杆 3底座支架 4七字架 5第一连接杆 6第二连接杆 7连杆螺丝 8弹簧顶珠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便携式羽毛球网架,包括羽毛球网1、两根伸缩式拉杆2、底座支架3,其中还包括支撑装置,该装置包括七字架4、第一连接杆5和第二连接杆6,该三者之间的连接方式为首尾管套管连接方式,其中所述七字架4的一端是一弯折部,另一端设有铁皮套管,该弯折部与设置在伸缩式拉杆2下部的方管相扣。
底座支架3为一弧形结构,所述底座支架3的两端是橡皮套管;伸缩式拉杆2的顶端是橡皮套管,其中部设有弹簧顶珠和与之相适应的孔,其底端是一未封闭条管结构,与底座支架3相吻合,通过连杆螺丝7与底座支架3连接设置。
第一连接杆5和第二连接杆6都是长方扁管,因为长方扁管要比圆管产生的弓力要大,有利于支撑起整个网球架。
第一连接杆5的一端设有铁皮套管,第二连接杆6的两端都没有设置铁皮套管。
羽毛球网1的两端是一套口,套在伸缩式拉杆2顶端的橡皮套管上。
在使用时,首先将两根伸缩式拉杆2拉开,设置于伸缩式拉杆2上的弹簧顶珠8起到定位作用,当伸缩式拉杆2拉到一定位置时,弹簧顶珠8就会从设置在伸缩式拉杆2上的孔中自动弹出,就能固定位置;再将其底端的一段为封闭的条管结构与底座支架3通过连杆螺丝7连接在一起,然后将七字架4与伸缩式拉杆2下部的方管相扣,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杆5或者第二连接杆6首尾管套管相连,其余连接杆也同样连接设置。最后,将羽毛球网1拉开,本实用新型中的羽毛球网1的网眼是按国家标准制造,其上的套口直接套在伸缩式拉杆2顶端的橡皮套管上,这样羽毛球网架就安装完毕。由于,七字架4弯折部的勾角角度范围为70-80°,当套上网架2时,七字架4对伸缩式拉杆2的张力达到4公斤,又由于网架2套上时,又会对伸缩式拉杆2会产生拉力,所以网二边与网中间之间的悬垂度不足1厘米,非常符合国际标准,国际标准为2厘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志根,未经陈志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96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