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荧光灯启动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89643.X | 申请日: | 200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13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王阳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天星 |
主分类号: | H05B41/14 | 分类号: | H05B4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2105***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荧光灯 启动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荧光灯启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荧光灯的两端有加热钨丝,当一端的钨丝熔化,荧光灯管就不亮。针对该缺陷,出现了一种解决方案,即在钨丝熔化的一端用导线在引脚外面短路,使电路成为回路,没有熔化的一端的钨丝可以继续发热,使荧光灯管点亮,但启辉时间长,并且若另一端钨丝熔化之后,荧光灯管将不能再用,这将不利于节约使用成本,和节能环保的技术发展趋势不一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荧光灯启动器,其能够不依赖于灯管的钨丝而点亮荧光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荧光灯启动器,其技术方案包括与市电电源连接的一第一电极和一第二电极,该第二电极与一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一第四二极管的正极、一第一电容器、一第二电容器的相连,该第一电极和一第三电容器、一第四电容器相连,该第三电容器的另一端与该第四二极管的负极、一第三二极管的正极相连,该第四电容器的另一端和一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该第二二极管的负极相连,该第一电容器的另一端与该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一第二电阻的一端相连,该第二电容器的另一端与该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一第一电阻的一端相连。
根据所述的荧光灯启动器,其中,该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第三电容器和第四电容器为无极涤纶电容器。
在本实用新型中,由非线性元件电容器及二极管组成倍压倍频电路,应用时,该倍压倍频电路将50Hz的市电变为15KHz-25KHz的高频电源,,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的另一端用于分别和一灯管的两端相连,通过两电阻与荧光灯管的两端连接并在不依赖于钨丝的情况下点亮该灯管,因此该灯管可以不装钨丝。
从上述分析可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点亮荧光灯管快,光亮稳定,制造及应用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及应用示意图。
图2为可与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配合使用的荧光灯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图2可知,在荧光灯管内a、b两点不装钨丝,在荧光灯管引出头c、d点及荧光灯管另一端的引出点通过图1所示的启动器电路接上电源后,荧光灯管N就可点亮发光,并且光亮稳定。电极A与电容器C3、C4相连,电极B与二极管D1的负极、二极管D4的正极、电容器C1及C2的一端相连。电容器C3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4的负极、二极管D3的正极相连,电容器C4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电容器C1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2的正极、电阻R2的一端相连,电容器C2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3的负极、电阻R1的一端相连,电阻R1、R2的另一端分别与荧光灯管N的两头相接。220V的电源从电极A、B两端输入电路,二极管D1、D2、D3和D4为硅整流二极管,电容器C1、C2、C3和C4为无极涤纶电容器,二极管D1、D2、D3和D4和电容C1、C2、C3和C4构成一个倍压倍频振荡电路,将市电50Hz的频率变换成15KHz-25KHz,再经过限流电阻R1、R2送到荧光灯管N的两端去点亮荧光灯管N,对于现有的装有钨丝的灯管而言,当钨丝熔化之后仍可与本实用新型配合使用,从而节约了资源,降低了使用者的应用成本。两个电阻R1、R2起到限流和稳定荧光灯平稳的工作的作用,使荧光灯管N在点亮后工作平稳可靠,亮度稳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简单,制造和使用成本都比较低,即使电压在150V-250V情况下仍能正常工作,点亮快,工作和照度平稳,使用寿命长,尤其适合农村和电压偏低及电压不稳的城区,应用广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天星,未经陈天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96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用于密闭空间大功率分体式螺旋型荧光路灯
- 下一篇:太阳能发电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