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提花簇绒机的针梁伺服横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88999.1 | 申请日: | 200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03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郜宏;吴小琴;徐忠溱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华腾地毯产业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C15/26 | 分类号: | D05C15/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80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花 簇绒机 伺服 装置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提花簇绒机的针梁横动装置,特别是一种提花簇绒机针梁伺服横动装置。
背景技术:现有提花簇绒机的针梁横动装置主要为一种凸轮横动装置,它是由一凸轮通过连轴与针梁连接,通过凸轮的转动带动针梁横动。该种凸轮横动装置在使用中的不足是:1、生产效率低,这在于簇绒机每更换一种所编花纹,便要将现有凸轮拆下,换上相对应的凸轮,这一拆一换要耗费不少时间,使得生产效率低下,也使得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不利于工业现代化的进程;2、材料耗费大,簇绒机所编的每种花纹都对应一个凸轮,每台簇绒机都需配置数量庞大的凸轮来应对所编的各种花纹,显然,这种方式要占用大量的凸轮,而使用仅是其中的一个,这造成了大量的凸轮闲置待用,无形中造成了材料大量的浪费,不利于资源的节约和成本的降低。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提花簇绒机的针梁横动装置在使用中所存在的不足,而提出一种不需对装置做任何更改即可适应不同花纹提花的需要、生产效率高的提花簇绒机的针梁伺服横动装置。
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一种提花簇绒机的针梁伺服横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簇绒机主机的主轴上设有旋转编码器和高位信号检测器,它们与设在簇绒机主机上的工控机电连接,工控机依次与伺服放大器、伺服电机电连接,伺服电机通过联轴器与横动装置连接,横动装置与针梁固定连接。
横动装置由丝杠、丝杠螺母、架体、支座、传杆、连杆构成,丝杠螺母旋套在丝杠上,支座固定在丝杠的右端并同时固定在架体上,支座两端设有套孔,传杆穿过支座的套孔其两端分别与丝杠螺母和连杆固定连接。
为降低传杆与支座套孔间的摩擦,在支座的套孔处设有直线轴承,传杆套在直线轴承中。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1、生产效率高,这在于簇绒机每更换一种所编花纹,不需再去更换凸轮,仅需将所编花纹输入到工控机中,工控机则会根据所编花纹图案信息并结合旋转编码器、高位信号检测器输来的电信号进行处理,得出针梁的运动规律,工控机根据该规律输出电信号给伺服放大器和伺服电机,控制伺服电机根据针梁的运动规律经横动装置推动针梁运动,可使生产效率大为提高;2、节省耗材、生产成本降低,因为采用了伺服电机推动针梁运动,每台簇绒机不再需要配置数量庞大的凸轮,利于资源的节约和成本的降低。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阐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簇绒机主机上位置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虚线圆框内的部件放大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路方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2、3,一种提花簇绒机的针梁伺服横动装置,它由旋转编码器1、高位信号检测器2、工控机3、伺服放大器4、伺服电机5、横动装置6构成。旋转编码器1设在簇绒机主机7的主轴上。高位信号检测器2设在簇绒机主机7的机架上,在簇绒机主机7的主轴上对应设有感应弧形铁。工控机3、伺服放大器4设在簇绒机主机7的机架上。横动装置6固定在簇绒机主机7的机架上,它一端与伺服电机5传动连接,另一端与簇绒机主机7上的针梁8传动连接。旋转编码器1和高位信号检测器2与工控机3电连接。工控机3依次与伺服放大器4、伺服电机5电连接。横动装置6由丝杠61、丝杠螺母62、架体63、支座64、传杆65、连杆66构成。丝杠螺母62旋套在丝杠61上。支座64固定在丝杠61的右端并同时固定在架体63上。支座64两端设有套孔,传杆65穿过支座64的套孔其两端分别与丝杠螺母62和连杆66固定连接。为降低传杆65与支座64套孔间的摩擦,在支座64的套孔处设有直线轴承,传杆65套在直线轴承中。丝杠61通过联轴器与伺服电机5连接;连杆66与针梁8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运行是:工控机3根据输入在其内所编花纹图案信息并将旋转编码器1、高位信号检测器2输来的电信号进行处理得出针梁8的运动规律,工控机3根据该规律输出电信号给伺服放大器4和伺服电机5,控制伺服电机5根据针梁8的运动规律经横动装置6推动针梁8运动。旋转编码器1输送的电信号主要是分析簇绒机主机7主轴当前转过的精确角度;高位信号检测器2输送的电信号是判断簇绒机主机7主轴转过的圈数,以及主轴的起始点的判断,高位检测后每次会对旋转编码器1的信号进行修正,以免机器的震动对信号源产生干扰影响。这两路信号通过工控机3综合判断当前的主轴所处在的角度位置,这样就就可以判断出针尖距离底布的位置,得出针梁8的运动规律,并通过工控机3给出伺服放大器4运动规律及距离,通过伺服电机5控制针梁8的运动,避免簇绒针在刺入底布时被针钩碰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华腾地毯产业园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华腾地毯产业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89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利清污机械用链轴传动过载保护装置
- 下一篇:并轴机退绕张力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