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环氧树脂胶液过滤器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188942.1 | 申请日: | 2009-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94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 发明(设计)人: | 王琢;王中秋;孙周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辉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35/06 | 分类号: | B01D35/06;B01D35/3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 地址: | 215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环氧树脂 过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器,特别是在制备环氧树脂胶液过程中使用的过滤器。
背景技术
环氧树脂是一种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电绝缘性、粘接性以及较高机械强度的高分子聚合物,广泛应用于防腐防锈涂料、电工绝缘、电子件密封、粘接剂、玻璃钢制品和建筑材料等各种工业领域。将环氧树脂与固化剂、偶联剂、固化促进剂、无机填料以及溶剂混合均匀即得环氧树脂胶液。环氧树脂胶液的一个重要用途是应用构成层压板的绝缘材料,胶液含有的杂质会严重影响到层压板的性能,因而,上胶前必须对胶液进行过滤。然而,现有的过滤器只能过滤除掉胶液中的固体颗粒,而无法除去胶液中所含的以铁为主的金属杂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环氧树脂胶液过滤器,其可除去胶液中所含的铁类金属杂质,提高层压板电气性能。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环氧树脂胶液过滤器,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滤网,壳体具有与进液管相通的进液口以及与出液管相通的出液口,所述过滤器还包括设置于进液口与滤网之间的多根磁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壳体为桶形,沿壳体的上端的周向设有固定圈,滤网通过固定圈固定连接到壳体。另外,多根磁棒的上端部也固定连接在固定圈上。更具体地,滤网包括由外而内同心排列的外层不锈钢衬网和内层尼龙单丝网。
优选地,滤网的底部为圆弧形,且滤网的孔径在150~250目之间。所述磁棒沿壳体的轴向延伸,且多根磁棒沿固定圈的周向均匀分布。每根磁棒的磁场强度在10000~30000高斯之间,更优选20000~22000高斯,选择的磁棒的磁场强度较高时,可相应地减少磁棒的根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方面:进液口位于壳体的上部,出液口位于壳体的底部,且滤网的底部悬空设置。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在进液口与滤网之间增设磁棒,在胶液通过滤网过滤时,其所含的铁类金属杂质受到磁场作用吸附到磁棒上而与胶液分离。采用本实用新型,可有效降低胶液中铁类金属杂质的含量,提高层压板的电气性能如耐压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垂直剖视示意图;
其中:1、壳体;10、进液口;11、出液口;12、固定圈;2、滤网;20、外层不锈钢衬网;21、内层尼龙单丝网;3、进液管;4、出液管;5、磁棒。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按照本实施例的过滤器包括桶形的壳体1、设置在壳体1内的滤网2以及多根相互平行的磁场强度为20000高斯的磁棒5。壳体1的上部形成有与进液管3相通的进液口10、底部形成有与出液管4相通的出液口11,过滤时,胶液从进液口10进入过滤器内并经过滤网2过滤,过滤后的胶液从出液口11排出。
所述滤网2具体包括由外而内依次同心排列的外层不锈钢衬网20和内层尼龙单丝网21。沿壳体1的上端的周向设有固定圈12,外层不锈钢衬网20、内层尼龙单丝网21以及磁棒5均通过该固定圈12固定连接到壳体1上。其中,多个磁棒5沿着固定圈12的周向均匀分布。在胶液透过滤网2的悬空底部之前,在磁场作用下,胶液中的铁类金属杂质被吸附到磁棒5上而从胶液中分离出来。在胶液依次通过内层尼龙单丝网21的底部和外层不锈钢衬网20的底部时,胶液中的颗粒杂质被截留,如此,从出液口11流出的胶液中的杂质含量被控制在很低的范围,可以期望获得更好的产品性能特别是耐压性能。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不同的环氧树脂胶液,可以对滤网2的孔径进行选择。一般来说,孔径范围在150~250目之间是可行的。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辉电子(苏州)有限公司,未经腾辉电子(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89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