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硬盒卷烟包装机铝纸加速辊的改进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87893.X | 申请日: | 200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04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李银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烟工业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41/10 | 分类号: | B65B41/1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孙文彩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卷烟 装机 加速 改进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硬盒卷烟包装机铝纸加速辊的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卷烟行业现有的GD-X2型硬盒卷烟包装机上的铝纸加速辊装置主要由加速钢辊和加速胶辊组成。通过这对加速辊使铝纸向下正确输送的原理是:铝纸切割后通过吸风带输送到两加速辊相对接的圆周面处,由主动加速钢辊轴上的小齿轮啮合传动从动加速胶辊上的小齿轮,使加速钢辊和加速胶辊一起转动,从而带动铝纸加速向下输送。上述加速辊装置存在的缺点是:1、两加速辊轴之间为开放式齿轮啮合传动,齿轮极易磨损,磨损后由于每部车的齿数不相同,再加上齿轮加工精度不一样,修配比较麻烦,如果成组更换,费用太高。2、两辊之间间隙只在辊的一端可调,更换胶辊时对胶辊直径要求非常高。直径过大,只调整一端,则辊子两端压力不一样,使铝纸不能顺利向下输送,直径过小则不能准确输送。3、若去除胶辊轴齿轮,通过主动钢辊与从动胶辊之间的摩擦力来带动从动胶辊转动,为保证两辊之间有足够的压力胶辊直径必须加大,这样支承胶辊轴的轴承压力也变大,磨损加快,更换频繁。此外,由于没有齿轮传动,因此稍有阻力,胶辊就会打顿,从而产生铝纸不能准确输送到位,出现烂铝纸现象。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硬盒卷烟包装机铝纸加速辊的改进结构,能确保铝纸准确,可靠的向下输送到位。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硬盒卷烟包装机铝纸加速辊的改进结构,从动胶辊轴的两端固定装配于两轴承上,从动胶辊依靠与主动钢辊之间的摩擦力驱动转动,在两轴承的支撑座上分别开设能将轴承容纳于内的水平的滑槽,设置能够在滑槽内沿轴承径向滑动的滑块,所述滑块正面具有与轴承外圈相配合的圆弧凹面,在所述滑块的背面设置能够调节的弹性支撑以推动滑块给轴承施压促使从动胶辊与主动钢辊紧密接触。
在所述滑块的背面开设有圆形的凹槽,压簧的一端插入所述凹槽内,压簧的另一端设置有调节螺钉,所述螺钉前端的凸台插入压簧端部的孔内并以螺钉本体形成弹簧座,机器支架上固设有与所述螺钉配合工作的螺母。
所述滑槽内设置有能够对所述滑块的滑行路径限位的导向结构,即在滑槽内沿滑块的一侧面设背台阶面,所述台阶面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滑块的该侧面;在滑块的另一侧面设置滑槽盖板,所述滑块的两个侧面分别与所述台阶面和所述盖板间隙配合。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的从动胶辊采用不固定设计,即在两端的支撑座内加工出两个滑槽,胶辊轴两端的轴承安装在支撑座的滑槽内靠近主动钢辊的一端,滑块可以在滑槽内前后滑动,滑块的正面设有可与轴承外圈配合的圆弧形凹面,滑块的背面有可调弹性机构支撑,迫使滑块推动轴承并进而使胶辊与主动钢辊紧密接触,靠摩擦力驱动,由于压紧胶辊是从动辊,因此胶辊直径可不做严格要求(21~24mm)。
在滑块背面有一圆形凹槽,在凹槽内安装有一个压簧。在支撑座后部加工有一个螺孔,安装一个前端带凸台的调节螺钉,凸台和滑块背面的凹槽都是为固定压簧而设计的。通过螺钉可以根据胶辊直径大小,调整压簧弹力并进而调整主动钢辊与从动胶辊之间的压力。两辊为磨擦传动。在主动钢辊带动下,两辊依靠压紧后产生磨擦力带动铝纸向下输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硬盒卷烟包装机铝纸加速辊改进结构,结构简单、可靠,使用寿命长,维修方便,保证铝纸的准确输送和提高设备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滑块与其弹性支撑之间的装配关系图;图3为可对滑块导向的滑槽内台阶面及滑槽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从动胶辊轴,2轴承,3从动胶辊,4主动钢辊,5铝纸,6支撑座,7滑槽,8滑块,9凹槽,10压簧,11螺钉,12凸台,13螺母,14支架,15台阶面,16盖板。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非限定实施例如下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烟工业公司,未经安徽中烟工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78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