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烹饪锅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86768.7 | 申请日: | 2009-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90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施胜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胜华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2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11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烹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烹饪锅,属厨房用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使用上了清洁能源-燃气。然而现有的燃气灶具在燃烧为炊具加热的同时,还会向四周扩散和辐射大量的热能,尤其是当火焰受到外界气流的影响时,其热能损失则更为严重。特别是现代家庭,在厨房中普遍都采用了脱排油烟机,其在脱排油烟的过程中,无形中也增加了热能通过空气对流向外散失。这样,一方面造成了热能的浪费,致使灶具周围很热,厨房温度较高;另一方面则对需要加热的炊具,热能不能充分集中,致使热能利用率低,能源消耗大;本人已发明了一种节能高效烹饪锅(专利号ZL200820040852.3)。近来各式各样的燃气灶具异军突起,发展迅猛,以新潮、美观,深受消费者青睐;特别是嵌入式燃气灶,但是随着人们对操作环境舒适度要求的提高与对此系列灶具的深入了解,发现很多设计上先天不足所带来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烟气CO浓度高与热效率不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烹饪锅,与燃气灶配套使用来克服上述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利用热能并且还能有效降低烟气中CO含量的节能烹饪锅。
其技术方案是:一种节能烹饪锅,包括锅体和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由内锅体和外锅体构成,外锅体的上口端与内锅体的上口端下中部分段连接固定,同时外锅体上有旋流片与旋流槽组成;内锅体和外锅体之间形成中空腔,外锅体的底部有进焰口。
其技术效果是:由于内锅体和外锅体之间形成的中空腔,相当于“燃烧室”,故燃气灶头的火焰其一能够集中向内锅体提供热能,加大内锅的受热面积和受热强度。其二使得外界气流对燃气灶头的火焰所产生的影响减小,具有防风性。其三、外锅体上有旋流片与旋流槽具有改变空气补给的流向,同时复合了燃气与空气的流向,增加空气与燃气的混合过程、混合时间及混合量;并利用负压引射原理,使燃烧中二次空气的吸入不仅靠燃气的卷吸作用,而且还靠燃气流动所形成的负压作用,从而增大了二次空气的流速及二次空气的混合量,燃烧状况得以改善,烟气中的CO含量下降。因此,其对热能的利用率相当高,节能效果相当好;另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1为图2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节能烹饪锅,包括锅体、手柄、旋流片及旋流槽。锅体由内锅体(55)和外锅体(22)构成。其中外锅体上有旋流片(44)与旋流槽(66),外锅体的底部有进焰口(33);该呈圆形进焰口四周的外锅体的底部可加装锅支架,以便于置放在燃气灶头上。外锅体的上口端与内锅体的上口下部分段开口连接固定,以便于烟气排口的生成。内锅体和外锅体之间形成中空腔,使燃气灶头的火焰在该中空腔燃烧,集中向内锅体提供热能。同时外锅体上的有旋流片与旋流槽具有改变空气补给的流向,同时复合了燃气与空气的流向,增加空气与燃气的混合过程、混合时间及混合量,并利用负压引射原理,使燃烧中二次空气的吸入不仅靠燃气的卷吸作用,而且还靠燃气流动所形成的负压作用,从而增大了二次空气的流速及混合量,燃烧状况得以改善,烟气中的CO含量下降,热效率提高。外锅体采用金属材料表面喷涂处理使其具有隔热和能够反射红外线的功能,具有屏障热能向外扩散的功能,而且还具有热能迅速向内锅体反射并对内锅体聚热的功能。手柄(11)固定在内外锅体的连接处一侧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胜华,未经施胜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67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学生专用电热水瓶座及热水瓶
- 下一篇:实木复合窗帘滑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