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平分型的铸段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86537.6 | 申请日: | 200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22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周道宏;周利生;王登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宁国新宁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20 | 分类号: | B22C9/2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蒋光恩 |
地址: | 242300 安徽省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平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材料的热加工技术领域,涉及耐磨材料介质的铸造成形的工艺技术装备,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平分型的铸段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粉体工程的研磨介质,如铸球、铸段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产品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在铸球、铸段的生产中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能力和效率,不断降低生产成本。
目前铸球、铸段的铸造工艺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大多数企业生产用铸段模具仍采用传统的结构方式,在使用中产品工艺出品率低,生产效益不高,其生产成本很难进一步降低。
经检索,在耐磨材料介质的铸造生产及工艺装备领域有以下相关的技术:中国专利号为01262970.7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高铬合金铸段成型模板及砂箱”的专利技术。其技术方案是:在四边形的板块上、下两面均布着两排以上的半段体,半段体分别与上、下箱的横浇口垂直连接,半段体与锻体的间隔为0.5~2.5mm,适用于生产Φ55×60以下规格的高铬铸段。其工艺出品率达到70%以上,正品率超过95%,使用该模板及砂箱,操作简单,易于掌握。
类似上述铸段模具在操作使用中,因受到结构原理限制,在操作中不能有失误或只能有很少的失误,否则容易出现错箱,导致产品外观质量差,砂型利用的空间不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水平分型的铸段模具,其目的是提高铸锻产品生产的正品率和工艺出品率,从而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这种水平分型的铸段模具,用于耐磨铸段的铸造成型,所述的铸段模具包括分型面水平设置的模具体,在所述的模具体上设置浇帽口、浇道体以及多个铸段模型,所述的铸段模型轴线垂直于所述的分型面;所述的铸段模型的一端与所述的分型面重合。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加完善,还进一步提出了以下更为详尽和具体的技术方案,以获得最佳的实用效果,更好地实现发明目的,并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所述的多个铸段模型在所述的模具体上的分布形式为:所述的铸段模型按垂直于所述的浇道体的直线分布,在所述的分型面的同一侧面,各相邻的铸段模型之间均间隔相等的距离,在所述的分型面的两个侧面上的铸段模型的两个分布直线是重合的,所述的两个侧面上分布的铸段模型在模具体上错落排布,且铸段模型在所述的分型面上叠交形成多个“品”字形的模型串。
所述的模具体在所述的浇道体的水平方向的两侧设置了分流浇口,所述的浇道体与分流浇口连接,所述的模型串均通过分流浇口连接到浇道体的两侧,形成浇注主通道,所述的浇注主通道通过浇帽口实现型腔与外界相通。
所述的多个模型串在所述的分型面的水平方向上等距排布。
所述的模具体为正方形。
所述的铸锻模型的形状为圆台体。
所述的圆台体的锥角为1°~6°。
所述的铸锻模型与所述的分型面重合的端面为所述的圆台体的大端面。
所述的铸锻模型的大端面上设与铸锻模型同轴线且与铸锻模型为一个整体的铸段模型定位棒,所述的模具体上设铸段模型定位孔,所述的铸段模型定位棒插入所述的铸段模型定位孔形成配合。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确保产品质量,进一步降低成本,采取由多个铸段模型在分型面切交,形成“品”字串,缩小了产品与产品之间的距离,讲扩大了砂型空间,与传统的产品轴线方向成一直线连接的结构方式相比,空间节约了8%左右;铸段模型轴线垂直于分型面,使段产品垂直竖立与分型面,在砂型中异型面增大,加速了冷凝散热的过程,提高了产品的内在质量,更进一步拓展了砂型的利用空间,该技术方案使利用空间扩大了20%左右。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正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砂型分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铸段模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模具体,2、铸段模型,3、模型串,4、浇道体,5、浇帽口,6、分流浇口,7、铸段模型定位棒,8、操作手柄,9、定位销、10、合金套,11、砂型,12、分型面,13、铸段模型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宁国新宁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宁国新宁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65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