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矿用阻燃通信电缆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86399.1 | 申请日: | 200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8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本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航天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1/06 | 分类号: | H01B11/06;H01B7/22;H01B7/295;H01B3/44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837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阻燃 通信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信电缆,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煤矿用阻燃通信电缆,属于电线电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煤矿开采业,由于其环境的特殊性,其电气装备用电缆都需要一定的特殊要求。根据煤矿环境的恶劣情况,需要的电缆具有阻燃性、耐外界机械冲击力、耐磨性、抗拉和柔软等性能。煤矿用通信电缆还需要具有防电磁干扰等要求。
目前这类电缆市场上多数采用聚乙烯绝缘,其耐热性能不高;护套采用PVC塑料,抗外界机械冲击性能不是最理想的。因此,对现有的产品进行必要的改进,使之提高其性能,延长产品使用寿命,满足用户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改进型的煤矿用阻燃通信电缆。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煤矿用阻燃通信电缆的结构特点是导体采用镀锡软铜线,在导体上挤包硅烷交联聚乙烯绝缘层并经硫化构成绝缘线芯;每两根绝缘线芯绞合成对绞组或每四根绝缘线芯绞合成四星组,在所述对绞组或四星组上重叠绕包有聚酯带,构成单元对绞组或单元四星组,所述单元对绞组或单元四星组与填充绳成缆构成缆芯,在所述缆芯的外表面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绕包形成的包带层、总屏蔽引流线上绕包铝塑复合带层构成的总屏蔽层、挤包PE形成的内护层、镀锌钢丝编织铠装层、挤包PVC/NBR复合弹性体材料形成的外护套层。
本实用新型煤矿用阻燃通信电缆的结构特点也在于:
所述导体采用7根正规绞合结构。
所述对绞组绞合节距为100-120;所述四星组节距为130-150。
所述外护套层采用的PVC/NBR复合弹性体材料氧指数不小于32。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中绝缘层采用了电气性能优良、机械性能较高的硅烷交联聚乙烯材料,材料易得,加工方便,性价比最高。其常期工作温度达到90℃,产品耐热性能好;
2、本实用新型中总屏蔽层采用了铝塑复合带,一方面其作金属屏蔽层,另一方面其与PE内护套层一起够成防水层,防止绝缘线芯吸水绝缘电阻下降;
3、本实用新型电缆外护套层采用PVC/NBR复合弹性体材料,其具有较高的耐磨、耐油、耐化学品、耐候、耐机械冲击、抗撕、高阻燃、高强度、高弹性、高伸率、容易加工等优点;
4、本实用新型中导体采用7根铜丝正规绞合结构,导体表面平整,弯曲性能优良,提高了电缆的柔软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为七组对绞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为七组星绞芯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导体,2绝缘层,3A对绞组,3B四星组,4聚酯带,5A单元对绞组,5B单元四星组,6填充绳,7包带层,8引流线,9铝塑复合带,10内户层,11铠装层,12外护套层。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为七组对绞/星绞通信电缆,导体1采用镀锡软铜线,在导体上挤包硅烷交联聚乙烯绝缘层2并经硫化构成绝缘线芯,每两根绝缘线芯绞合成对绞组3A,或每四根绝缘线芯绞合成四星组3B,在对绞组3A或四星组3B上重叠绕包有聚酯带4,并以此构成单元对绞组5A或单元四星组5B,将单元对绞组5A或单元四星组5B与填充绳6成缆构成缆芯,在缆芯的外表面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绕包形成的包带层7、总屏蔽引流线8上绕包铝塑复合带层9构成的总屏蔽层、挤包PE内护层10、镀锌钢丝编织铠装层11、挤包PVC/NBR复合弹性体材料形成的外护套层12。
具体实施中,导体采用7根镀锡软铜线正规导体结构,对绞组3A绞合节距为100-120;四星组3B节距为130-150,护套层12采用的PVC/NBR复合弹性体材料氧指数不小于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航天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航天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63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测试植物和土壤动物在污染环境中相互影响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边坡绿化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