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尘器电机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185946.4 | 申请日: | 2009-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89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倪祖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9/02 | 分类号: | H02K9/02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 地址: | 21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吸尘器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尘器电机。
背景技术
参考图1,现有的吸尘器电机工作原理如下:从动叶轮出来的风,通过定叶轮3’的进风口30’进入后再通过反面的由弧形叶片34’间隔形成的风道32’再进入转子绕组的,该类型的定叶轮风进入之后,由于风道中A~H点彼此相通,由于其出口方向不一致,易造成气流混乱,产生噪音,增加气流互相撞击产生的损耗,从而降低电机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电机效率的吸尘器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吸尘器电机,包括动叶轮、定叶轮、转子绕组和电机转轴;其中所述定叶轮的一侧被分成至少两个相互隔开且朝向转子绕组的出风腔。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其进一步包括附属技术方案:
所述定叶轮包括若干个弧形叶片和上述相邻弧形叶片相互间隔形成的若干个进风通道。
所述定叶轮进一步包括至少两隔板,该隔板将一弧形叶片与另一弧形叶片相连,以形成上述的出风腔。
所述定叶轮进一步包括至少两隔板,其中一隔板从一弧形叶片末端沿着其弧度延伸至定叶轮中心,而另一隔板则从定叶轮中心延伸至另一弧形叶片的中间部,以形成上述的出风腔。
一种吸尘器电机用的定叶轮,其中所述定叶轮包括若干个弧形叶片、上述相邻弧形叶片相互间隔形成的若干个进风通道和至少两隔板,该隔板将一弧形叶片与另一弧形叶片相连,以分成至少两个相互隔开的出风腔。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
风进入定叶轮之后由于其出口方向一致,不会产生混流,减少气流互相撞击产生的损耗,从而提高电机效率,同时降低气流噪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现有电机中的定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定叶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定叶轮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示意图。
其中:2、动叶轮;3、3’定叶轮;4、转子绕组;5、转轴;30、30’出风口;32、32’进风通道;34、34’弧形叶片;36、隔板;38、出风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结合图2-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吸尘器电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包括动叶轮2、定叶轮3、转子绕组4和电机转轴5。
参考图2-3,定叶轮3的正面(即朝向动叶轮2一面)包括若干个出风口30,而反面(即朝向转子绕组4一面)则包括若干个弧形叶片34、上述相邻弧形叶片34相互间隔形成的若干个进风通道32和至少两隔板36,该隔板36将一弧形叶片34与另一弧形叶片34相连,以分成至少两个相互隔开的出风腔38,通过出风腔38隔开使气流汇合时不会混合。
参考图3,隔板36具有两种类型,其中一种类型的隔板36是从一弧形叶片34末端沿着其弧度延伸至定叶轮中心,而另一种类型隔板36则从定叶轮中心直接延伸至另一弧形叶片34的中间部,由此在进风通道A~H点将出风腔38隔成2个,使A、B、C、D处的风在一边混合后排出,同时使E、F、G、H处的风在一起汇合后排出,减少了其间的混流,降低了损耗。
参考图4,吸尘器电机气流由动叶轮2吸入后进入到定叶轮3,经定叶轮3的出风腔38吹向转子绕组4,在定叶轮上所设计的隔板个数可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确定。与现有的定叶轮进行比较,电机效率可最少提升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尤其适合用于无导风圈的电机或者对于电机定叶轮高度有限制的电机。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风进入定叶轮之后由于其出口方向一致,不会产生混流,减少气流互相撞击产生的损耗,从而提高电机效率,同时降低气流噪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59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闸门自动锁定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碳化铬增强高锰钢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