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力电池的隔膜袋构造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185801.4 | 申请日: | 2009-07-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0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 发明(设计)人: | 王继生;洪良仕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安市优特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14 | 分类号: | H01M2/14 |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36111 | 代理人: | 刘凌峰 |
| 地址: | 343000 江西省吉***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电池 隔膜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膜袋,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的隔膜袋构造。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的正负极片之间需要用隔离膜隔开使正负极之间不短路且能传递锂离子,目前通常用的方法是用单层隔膜溶焊形成三面封口的袋状隔膜袋,将正极片或负极片装在隔膜袋内,然而,做为大功率大容量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对于安全性能要求非常高,因此采用单层隔膜时由于隔膜不良影响电池性能,机械强度弱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的隔膜袋构造,该隔膜袋使用双层隔膜代替单层隔膜溶焊制成隔膜袋,使隔膜的不良产生率大大减小,机械强度提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的,它包括双层绝缘隔离膜,其特征是由双层绝缘隔离膜经溶焊形成一端开口的袋状隔膜袋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层绝缘隔离膜的单层厚度为5-80μm。
本实用新型所述隔膜袋的端口为完全开口型或部分开口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由于隔膜袋采用双层结构,减少了隔膜不良引发的电池性能不良的情况,另外两层隔膜结构也能提高了隔膜的机械强度,增强了电池使用的安全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完全开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部分开口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双层绝缘隔离膜1,经溶焊形成一端开口的隔膜袋结构。隔膜袋为完全开口结构或部分开口结构,正极片放在隔膜袋内,正负极片通过叠片方式制成电芯。如果单层隔膜的短路率为0.5%,则此双层隔膜袋的短路不良率仅为0.0025%,大大的减少,增强了电池使用的安全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安市优特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吉安市优特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58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