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背负式喷雾喷粉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85440.3 | 申请日: | 2009-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0435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 发明(设计)人: | 周乐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乐平 |
| 主分类号: | B05B9/08 | 分类号: | B05B9/08;B05B15/00;A01M11/00 |
| 代理公司: | 南昌佳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闵 蓉;杨献荣 |
| 地址: | 330020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背负 喷雾 喷粉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生产工具,尤其涉及一种背负式喷雾喷粉机。
背景技术
在农林业生产中,喷洒农药的工具一般采用人工背负式手动喷雾器或者由车载的以汽油机提供动力的大型喷雾器,手动式喷雾器体积小巧,使用灵活,但是产生的压力低,喷雾效果不好;车载式的喷雾装置产生的压力大,喷雾效率高,但是使用不灵活,对于一些崎岖不平的农林业区域使用非常不便。市场上现有的背负式喷雾喷粉机,采用了小型发动机带动涡轮风机的结构,能很好的兼顾以上两种喷雾器的优点,即能产生足够大的压力,喷雾效果好,又兼有小巧灵活的优点。但是其缺点在于:它的药箱为平底结构,安装在机器的顶端,所能盛装的药剂量小,重心过高,背负起来操控性不够好;涡轮风机的顶端开了一个出风口直接将风导入药箱,但是这样设计的进风结构,进风效果不好,导致药箱内的空气压力不足,使喷雾距离和高度都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量大,重心低,且能很好的提高喷雾距离和高度的背负式喷雾喷粉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背负式喷雾喷粉机,由支座、涡轮风机、发动机、燃油箱、药箱、喷射管、输液管、弯管、进风管组成,涡轮风机与药箱分别固定在支座的底板和立板上,发动机与涡轮风机相连,燃油箱固定在药箱上,通过输油管连接到发动机上,输液管固定在喷射管侧壁上,输液管一端连接到药箱底部,另一端连接到喷射管喷口处内部,其中,所述药箱为倒“凸”字形,药箱底部凸出部位伸入涡轮风机与支座立板之间的空间;涡轮风机开有一个出风口;喷射管通过弯管与涡轮风机的出风口相连;弯管通过进风管与药箱相连。
所述的弯管内还设有一个导风管,导风管固定在弯管管壁上,导风管的出气口伸出弯管的管壁,与进风管相连。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1、药箱底部向下凸出的结构,既增大了药箱的容量,又降低了机器整体的重心,提高了操控性能;2、涡轮风机由两个出风口改为一个出风口,增加了出风口的风压,提高了喷雾效果;3、在弯管内加装导风管的结构相对于原先单独设置进气口的结构,能够更好的收集回流气流,既提高涡轮风机的工作效率,又增加了药箱内的空气压力,使药液喷的更高更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弯管的剖面图。
图中,支座1、涡轮风机2、出风口21、发动机3、燃油箱4、药箱5、喷射管6、输液管7、弯管8、进气管9、导风管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背负式喷雾喷粉机,由支座1、涡轮风机2、发动机3、燃油箱4、药箱5、喷射管6、输液管7、弯管8、进风管9组成,涡轮风机2与药箱5分别固定在支座1的底板和立板上,发动机3与涡轮风机2相连,燃油箱4固定在药箱5上,通过输油管连接到发动机3上,输液管7固定在喷射管6侧壁上,输液管7一端连接到药箱5底部,另一端连接到喷射管6喷口处的内部,其中,所述药箱5为倒“凸”字形,药箱5底部凸出部位伸入涡轮风机2与支座1立板之间的空间;涡轮风机2开有一个出风口21;喷射管6通过弯管8与涡轮风机2的出风口21相连;弯管8通过进风管9与药箱5相连。
所述弯管8内还设有一个导风管10,导风管10固定在弯管8管壁上,导风管10的出气口伸出弯管8的管壁,与进风管9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乐平,未经周乐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54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传送装置
- 下一篇:具有作为抗拉构件的辊子的传送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