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聚氨酯装饰板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85160.2 | 申请日: | 2009-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953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陈炳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炳辉 |
主分类号: | B32B27/00 | 分类号: | B32B27/00;B32B27/40;B32B5/20;B32B15/095;B32B27/10;B32B27/12;B44C5/04;E04F13/07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27江苏省丹阳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聚氨酯 装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及装饰材料,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外墙装饰兼有保温功能的复合聚氨酯装饰板。
背景技术
目前装饰建材广泛采用的三文治式铝塑板,是一种以铝材为底板及面板、以高密度PE(聚乙烯)材料为芯材制成的复合板,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添加一种高分子膜附在芯材表面从而与铝板加温复合,工艺比较复杂、生产设备庞大,不能适用于中小批量生产,而且高分子膜还存在时间老化的问题,从而影响板材寿命;另外,这种铝塑板的芯材是由不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生产的,不符合环保要求,而面板及底板则存在材料单一的问题,不能有多种选择搭配。
另一方面,由于聚氨酯是一种用可再生资源植物油为原料制成的新型材料,再加上有关于推广聚氨酯材料的国家政策性文件出台,因此,如何利用聚氨酯作为装饰板等建材的新型材料,以便为环保事业及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日益成为本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聚氨酯装饰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铝塑板存在的工艺复杂、寿命短、不环保及材料单一等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出一种复合聚氨酯装饰板,包括:由第一材料制成的底板、由第二材料制成的面板、以及位于所述底板和面板之间并由聚氨酯材料制成的芯材。
上述的复合聚氨酯装饰板是通过将所述聚氨酯材料在底板、面板之间使用灌注或喷涂的方法一次性复合而成。
上述的复合聚氨酯装饰板中,所述芯材的聚氨酯材料是由石油系列或植物油系列的硬质、高密度、仿木结构聚氨酯发泡制成。
上述的复合聚氨酯装饰板中,所述第一材料与第二材料为同一种金属或不同种金属。
上述的复合聚氨酯装饰板中,所述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为铝、钢或不锈钢。
上述的复合聚氨酯装饰板中,所述制成底板的第一材料为纸板或无纺布。
上述的复合聚氨酯装饰板中,所述面板预先经过涂料、和/或经过拉丝纹、和/或真石漆、和/或电镀的装饰效果处理。
上述的复合聚氨酯装饰板在所述底板和/或面板上附有保温材料,作为保温装饰一体化板材。
上述的复合聚氨酯装饰板中,所述面板或底板的厚度为0.2mm~1.5mm。
上述的复合聚氨酯装饰板中,整体板材的厚度为2mm~65mm。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的复合聚氨酯装饰板,由聚氨酯芯材及底板、面板直接复合制成,不需要增加其他粘贴工艺,制造过程简单,方便小批量生产;并且聚氨酯芯材选料环保、不易老化,而底板、面板则可以灵活选材,有多种不同搭配,同时可以附加保温材料,使板材兼具装饰、保温功能;制成的复合板具有防火性能好、重量轻、强度高、寿命长等突出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复合聚氨酯装饰板实施例的夹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复合聚氨酯装饰板的夹层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复合聚氨酯装饰板包括:底板11、面板12及聚氨酯芯材13,其是通过将聚氨酯材料在底板11、面板12之间使用灌注或喷涂的方法一次性复合而成,由于聚氨酯材料本身是一种粘合材料,因此该过程无需加入其他的粘贴工艺,制造方便简单,适于中小批量的生产。另外,虽然图中并未显示,但可以在底板11和/或面板12上附加保温材料,从而使装饰板成为作为新型保温装饰一体化板材。
上述实施例的复合聚氨酯装饰板中,底板11及面板12的选择灵活,可有多种搭配。其可以选用同一种或不同中金属材料,如铝、钢、不锈钢等;另外,底板11还可以选择纸板及无纺布。而聚氨酯芯材则可以是由石油系列或植物油系列的硬质、高密度、仿木结构聚氨酯发泡制成。考虑到装饰板的具体应用,面板12或底板11的厚度优选为0.2mm~1.5mm,而整体板材的厚度优选为2mm~65mm,并且可以通过调节聚氨酯芯材的密度和厚度来制成满足不同强度需求的装饰板。
另外,上述实施例的复合聚氨酯装饰板中,面板12可以预先经过涂料或装饰效果的处理,例如拉丝纹、真石漆、电镀等等,还可以在板面压出花纹或瓷砖等表面效果,从而制成的装饰板可直接用于外墙装饰,无需现场加工装饰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炳辉,未经陈炳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51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层瓶结构
- 下一篇:一种洗版机的无接缝套筒版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