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轴超越离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83542.1 | 申请日: | 200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71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俞久仁;方渊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厦工桥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41/066 | 分类号: | F16D41/06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许伟 |
地址: | 361023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越离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合器,特别是涉及一种二轴超越离合器。
背景技术
二轴超越离合器常见的失效形式是超越离合器中的个别滚柱不能严格地的保持在同步的位子,在扭振载荷作用下,当某些滚柱突然离开负荷方向而处于脱开方向的同时,因而使离合器不能正常工作,此时即使作用在离合器上的扭矩并不大,这样载荷就集中在某些滚柱上,最终导致二轴超越离合器失效。
现有的二轴超越离合器,如图1所示,采用圆柱小弹簧1’结构代替隔离架、避免了隔离架的24等分精度问题,由于空间限制,该结构形式无法保证小弹簧1’、顶销2’的安装角轴线通过滚柱中心,顶销端部与滚柱发生偏磨,同时顶销2’受到滚柱3’一个偏离轴线的力,在频繁的挤压、推进过程中,顶销2’与凸轮的40个小孔孔口发生刮削摩擦。孔口如果倒钝不好或毛刺未去清,易使顶销2’配合面受伤,发生卡滞,造成滚柱3’楔紧时的弹簧推力不均,滚柱3’发生倾斜,易造成滚柱3’的卡死,同时由于油膜的关系,销孔内产生真空地带,导致顶销2’不能复位,即通常所说的超越离合器抱死。由于顶销2’受冲击后头部变大,容易卡死,造成小弹簧1’失效。由于40根小弹簧1’的直径很小,仅为Φ0.3mm,当其发生疲劳强度失效时,顶销2’会全部嵌入小孔中失效。此外,当变速箱中油液清洁度很差时,脏物进入凸轮小孔后不能排出,使小弹簧1’失效,与顶销一同嵌入孔内。超越离合器在频繁的超越与结合过程中,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滚柱3’与凸轮的尖角处存在撞击和摩擦,滚柱3’面容易受伤,凸轮的尖角处容易受损。由于滚柱3’表面的损伤,楔紧时凸轮承载工作面会受到破坏,同时滚柱3’的磨损使楔角不断增大,使超越逐渐发生打滑,而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靠性高、同步性好、成本较低的二轴超越离合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二轴超越离合器,它包括凸轮左套、外环齿轮、滚柱、凸轮右套、中间输出轴、内环凸轮;所述的外环齿轮套接在中间输出轴上,凸轮左套、内环凸轮、凸轮右套依序套接在外环齿轮上,在外环齿轮内壁与内环凸轮外壁之间形成一个环形空间;它还包括一弹簧片;所述的弹簧片固定在内环凸轮外壁上,滚柱可滚动的安装在弹簧片上且位于外环齿轮内壁与设在内环凸轮外壁之间的环形空间内。
所述的弹簧片由固定部、弹性挡条和挡片构成,所述的弹性挡条自固定部两侧弯曲向上,所述的挡片自固定部中部水平外延后向上弯曲,在固定部上设有多个固定孔。
所述的弹簧片固定部上的固定孔通过铆钉铆接在内环凸轮上。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去掉了习用隔离环并改变了内环凸轮的结构及尺寸,在内环凸轮增设了一个弹簧片并对相关尺寸进行了改动,弹簧片可与安装其上的滚柱推顶,结构较为简单,从而实现滚柱的同步受力,解决二轴同步性问题,同时克服了变速箱油液清洁度的问题,降低了二轴超越离合器的制造成本,提高了二轴超越离合器的可靠性。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二轴超越离合器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4是图3在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弹簧片的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弹簧片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二轴超越离合器,它包括凸轮左套1、外环齿轮2、滚柱3、凸轮右套4、中间输出轴5、内环凸轮6和弹簧片7。
所述的外环齿轮2通过轴承91套接在中间输出轴上,凸轮左套1、内环凸轮6、凸轮右套4依序套接在外环齿轮2的轴套21上,凸轮左套1和凸轮右套4位于内环凸轮6的两侧,起到限制滚柱3轴向串动的作用。在外环齿轮2内壁与内环凸轮6外壁之间形成一个环形空间。所述的弹簧片7固定在内环凸轮6外壁上,滚柱3可滚动的安装在弹簧片7上且位于外环齿轮2内壁与设在内环凸轮6外壁之间的环形空间内。通过凸轮左套1和凸轮右套4限制了滚柱3轴向窜动,外环齿轮2内壁和弹簧片7限制了滚柱3径向窜动,从而将滚柱3定位。
如图5、图6、图7所示,所述的弹簧片7由固定部71、弹性挡条72和挡片73构成。所述的弹性挡条72自固定部71两侧弯曲向上,所述的挡片73自固定部71中部水平外延后向上弯曲,在固定部71上设有三个固定孔711。所述的弹性挡条72和挡片73与滚柱3相顶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厦工桥箱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厦工桥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35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离合器面片在线称重和送线一体机
- 下一篇:一种异型垫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