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宽齿型钎焊金刚石工具节块的改良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83503.1 | 申请日: | 200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9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小军 |
主分类号: | B28D5/00 | 分类号: | B28D5/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陈雪莹 |
地址: | 362333 福建省南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宽齿型 钎焊 金刚石工具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硬脆材料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刚石工具,广泛应用于单(多)晶硅等高硬度晶体、石材切割,以及玻璃、陶瓷、宝石、石墨加工行业。
背景技术
钎焊金刚石工具一般包括金属其体和固定于金属基体周沿的金刚石工具节块,金刚石工具节块包括金属节块和金刚石磨粒,金属节块的一端为与金属基体固定连接的固定端,另一端为工作端,金刚石磨粒钎焊在金属节块的工作端朝向金刚石工具节块工作方向的工作面上。现有的这种钎焊金刚石工具节块,一般都是窄齿型节块,不适用于一些大型金刚石工具,若要将现有的这种窄齿型节块直接加宽,则会因基体结构强度不够而折断,若为了加强基体强度而加大基体的厚度,则会影响工具的磨削性能。
本申请人的200820102783.4号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既不影响工具的磨削性能又能保证基体的结构强度的、适用于大型金刚石工具的宽齿型钎焊金刚石工具节块,其包括金属节块和金刚石磨粒,金属节块的工作端为分别由两个工作面呈斜面状的四面体的相应面连接而成的复数个折形体,此复数个折形体分别形成朝向金刚石工具节块工作方向的两个斜面状工作面,金刚石磨粒钎焊在各个斜面状工作面上。但这种宽齿型钎焊金刚石工具节块,存在如下缺点:1、各个折形体相互平行,中间只有较小的间隙,加工较为困难;2、各个折形体相互之间相互分离,结构强度较弱;3、钎焊时,金刚石磨粒需由相邻折形体之间的间隙放入斜面状工作面上,操作很困难,生产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宽齿型钎焊金刚石工具节块的改良结构,其加工较简单,结构强度较强,而且钎焊金刚石磨粒时操作较简单、生产效率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宽齿型钎焊金刚石工具节块的改良结构,包括金属节块和金刚石磨粒;上述金属节块的工作端设有呈折线状的金属片,此金属片的两侧的相应斜面分别形成朝向金刚石工具节块工作方向的斜面状工作面,上述金刚石磨粒钎焊于上述各个斜面状工作面上。
宽齿型钎焊金刚石工具节块的改良结构,包括金属节块和金刚石磨粒;上述金属节块的工作端设有呈波浪形的金属片,此金属片的两侧的相应弧面分别形成朝向金刚石工具节块工作方向的弧面状工作面,上述金刚石磨粒钎焊于上述各个弧面状工作面上。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宽齿型钎焊金刚石工具节块的改良结构,在金属节块的工作端设有呈折线状或波浪形的金属片,此金属片的两侧的相应斜面或弧面分别形成朝向金刚石工具节块工作方向的斜面状或弧面状工作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各个斜面状或弧面状工作面的前方没有阻挡物,加工时可用工具直接冲出此斜面状或弧面状工作面,加工较为简单;2、整个金属节块上的各个斜面状或弧面状工作面的后座连接在一起,结构强度较高;3、各个斜面状或弧面状工作面的前方没有阻挡物,钎焊时,金刚石磨粒可由金属节块的外部直接施放至各个斜面状或弧面状工作面上,钎焊金刚石磨粒操作较简单、生产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金属节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金属节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宽齿型钎焊金刚石工具节块的改良结构,实施例一如图1、2所示,包括金属节块1和金刚石磨粒2,金属节块1的工作端设有呈折线状的金属片11,此金属片11的两侧的相应斜面分别形成朝向金刚石工具节块工作方向的斜面状工作面111,金刚石磨2粒钎焊于各个斜面状工作面111上。其中,折线状的金属片11可在金属节块1的工作端通过冲压、整形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宽齿型钎焊金刚石工具节块的改良结构,实施例二如图3、4所示,包括金属节块1和金刚石磨粒2,金属节块1的工作端设有呈波浪形的金属片12,此金属片12的两侧的相应弧面分别形成朝向金刚石工具节块工作方向的弧面状工作面121,金刚石磨2粒钎焊于各个弧面状工作面121上。其中,波浪形的金属片12可在金属节块1的工作端通过冲压、整形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小军,未经张小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35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