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用差速锁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83501.2 | 申请日: | 200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44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颜志新;叶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颜志新 |
主分类号: | B60K17/16 | 分类号: | B60K17/16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陈智海 |
地址: | 3622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用差速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驱动桥的技术领域,尤指一种车用差速锁。
背景技术
行驶在恶劣路况的车辆,车轮常会陷入泥浆、沙地或雪地而令车轮打滑或悬空,从而使车辆陷入困境。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通常的办法是在车轮的下方垫入石块,以增加车轮与地面的摩擦,或者采用人力推车。然而这些方法往往效果很差,而且可能还会使车轮越陷越陷深。
当一个驱动轮悬空或者打滑,导致另一个驱动轮失去动力的原因,是因为差速器的设置。差速器主要是用来平衡车辆转弯时内外车轮的转速差,进而使车辆可以顺利转弯。而正是因为差速器的差速原理及等扭矩作用,当打滑的那个车轮失去附着力而快速旋转时,另一个车轮几乎不旋转而失去驱动力,致使车辆无法脱困前进。目前的解决办法就是用差速锁把失去驱动力的那个轮子的半轴锁住,使该车轮对动力分配不再发生影响。可见差速锁最大的功用在于当车轮打滑时保证其他的驱动轮仍然能够获得足够的驱动力。然而,现有的差速锁结构复杂、操作烦琐,不适合应用于中小型汽车及工程机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车用差速锁,其结构简单可靠、使用方便,可使用于中小型汽车及工程机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车用差速锁,包括主销、拨叉、差速锁滑套、差速锁固定套及可驱动主销旋转的驱动装置;该主销两端枢接于定位套内,两定位套固定在车辆驱动桥的桥壳;该拨叉一端连接于主销上,另一端与差速锁滑套固定连接;该差速锁滑套活动套于半轴上,该差速锁固定套也套于半轴上,并与差速器大壳固定连接,该差速锁滑套与差速锁固定套上分别设有可相互配合的凹凸结构。
所述差速锁滑套与差速锁固定套的凹凸结构为错位键。
所述差速锁固定套通过花键与差速器连接,并通过螺栓固定。
所述差速锁滑套通过花键连接于半轴上。
所述驱动装置为液压驱动装置或气压驱动装置。
所述主销安装在定位套的滑动轴套内。
采用上述方案后,当主销受驱动装置带动而旋转运动时,可带动拨叉摆动一定角度,使得差速锁滑套可沿着半轴做往复直线运动,与差速锁固定套啮合和脱开。这样可根据实际需要,当需要差速器正常工作时,差速锁滑套与差速锁固定套分离;当通过泥泞等恶劣路况时,需要将差速器锁住,也就是使差速锁滑套与差速锁固定套啮合,这就需要拨叉摆动合适的角度。本实用新型只需在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在差速器大壳的外径上加工花键,就可以方便装配所述差速锁的各个部件,实现差速器的锁住和解锁,结构简单可靠、使用方便,可使用于中小型载重汽车、工程机械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驱动桥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差速锁滑套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差速锁固定套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是一种车用差速锁,如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所述的差速锁包括主销5、拨叉6、差速锁滑套8、差速锁固定套9及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的主销5两端轴套于安装在定位套3的滑动轴套4内并可以旋转运动,两定位套3铸造或焊接在车辆驱动桥的桥壳2上。
所述的拨叉6一端通过平键连接于主销5上,另一端与差速锁滑套8连接。而拨叉6与差速锁滑套8的连接方式可为多种,图中实施例所示,该拨叉6是卡在滑套8的槽82内进行连接的。
所述的差速锁滑套8(配合图5所示)通过花键安装于半轴1上,并可在半轴1上往复直线运动。该差速锁滑套8上还设有卡固凹凸结构81。
所述差速锁固定套9(配合图6所示)通过花键安装于半轴1上的差速器大壳10外径,并通过螺栓固定。而该差速锁固定套9上设有与差速锁滑套8的凹凸结构81配合的凹凸结构91。
上述差速锁滑套8与差速锁固定套9的凹凸结构81、91可为错位键,如图中实施例所示。
所述的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可以是液压驱动装置或气压驱动装置等,其用以驱动所述的主销5旋转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当车辆正常行驶时,需要差速器大壳10正常工作,此时差速锁滑套8与差速锁固定套9分离。当通过泥泞等恶劣路况时,需要将差速器大壳10锁住,此时,通过驱动装置驱动主销5旋转,带动拨叉5摆动一合适的角度,使差速锁滑套8沿半轴1做直线运动,并与差速锁固定套9啮合,从而将差速器大壳10锁住。差速器锁住后,实际上是将差速器与半轴锁紧成一体,使差速器失去差速作用,使两侧半轴变为刚性联接,这样就可以把大部分的扭矩甚至全部扭矩传给不滑转的驱动桥,充分利用它的附着力而产生足够牵引力,使汽车能够继续行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颜志新,未经颜志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35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