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环保多级消声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83444.8 | 申请日: | 200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4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泗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泗海 |
主分类号: | F01N1/08 | 分类号: | F01N1/08;F04D29/66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7 | 代理人: | 娄烨明 |
地址: | 366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环保 多级 消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声器,特别是与一种可设置在多种场所配合电机使用的新型环保多级消声器有关。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节能环保的大力提倡,大很多场所都要消除噪声的设备,例如采用局扇电机的场所,比如煤矿、隧道、矿石洞,非金属隧道、公路隧道等场所,在大型商场、酒店也需要用局扇来达到通风排气的目的,然而现有的局扇在工作时,功率在11千瓦时会产生强大的噪音,对矿工和井下维修人员及工作人员造成身心损害,使其工作效率降低,安全系数下降,存在着重大的安全隐患,给国家和社会造成重大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可用在多种场所消除噪音的新型环保多级消声器。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新型环保多级消声器,所述的消声器包括呈一定倾角的进气孔,一个以上的通气孔,排气孔,所述的上述多孔外包覆一层消声网形成两个以上消声腔,消声网外包覆一壳体,所述的消声器的排气孔与电机的进气孔相固接连通。
所述的消声器为二级消声器,包括呈一定倾角的第一进气孔,第二通气孔,第三排气孔,所述的上述三孔外包覆一层消声网形成两个消声腔,消声网外包覆一壳体,所述的消声器的第三排气孔与电机的进气孔相固接连通。
所述的第一进气孔外罩一防尘网。
所述的三个孔的倾角为10度-70度。
所述的消声器设置在局扇电机的进气端及出气端,所述的进气端消声器的排气孔与局扇电机的进气孔相固接连通,出气端的消声器进气孔与局扇电机的排气孔相固接连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多级消音,如在局扇的两端加装消声器,大大降低了噪音,使操作人员不必受噪音的困扰,降低安全隐患,提高工作效率,进而达到环保的功效,给国家和企业带来益处。
附图说明:
以下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二级消声器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二级消声器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二级消声器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二级消声器加防尘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检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详述:
如图1-图5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实施例以安装在局扇电机两端为例,包括局扇电机1,所述的局扇电机的进气端11及出气端12均设有一个多级消声器2。
所述的消声器2为二级消声器,包括呈一定倾角的第一进气孔21,第二通气孔22,第三排气孔23,所述的上述三孔外包覆一层消声网24形成两个消声腔25,消声网外包覆一壳体26,所述的进气端消声器的第三排气孔与局扇电机的进气孔11相固接连通,出气端的消声器的第一进气孔与局扇电机的排气孔12相固接连通。
在实际使用中,所述的进气端第一进气孔外可罩一防尘网27。所述的三个孔的倾角可为10度-70度。消声器的外壳可为方形、圆形或其它形状,通气孔处包覆的也可以不是消声网,采用其它·材质的隔板。
本实用新型经过检测,如图6所示,在局扇2000瓦时,通风进出口均为30公分的搞爆局扇电机两头加装消声器,开动局扇电机,在消声器的进出口两边的位置与边夹角45度,1米处位置A、B、C、D进行测试,并在同一地点对未加消声器的局扇电机进行测试,其结果如下:
测点A:未加消声器:93.5db(A)
加消声器:79.0db(A)
降噪:14.5db
测点B:未加消声器:94db(A)
加消声器:79.5db(A)
降噪:14.5db
测点C:未加消声器:94.5db(A)
加消声器:79.5db(A)
降噪:15db
测点D:未加消声器:94.5db(A)
加消声器:80.5db(A)
降噪:14.0db
通过上述测试,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局扇的两端加装消声器,大大降低了噪音,使操作人员不必受噪音的困扰,降低安全隐患,提高工作效率,进而达到环保的功效,给国家和企业带来益处,且本多级消声器不仅可用在局扇电机两端,还可与其它设备配合使用达到消除噪音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泗海,未经刘泗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34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燃油泵减震降噪的减振套、座
- 下一篇:迷宫气缸盖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