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均压帽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83431.0 | 申请日: | 200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80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邹林;寥福旺;游浩;杨明星;林轶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电力试验研究院;福建中试所电力调整试验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2 | 分类号: | G01R1/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展晖专利事务所 35201 | 代理人: | 林天凯 |
地址: | 350007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均压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均压帽,特别是一种便携式均压帽。
背景技术
在现场高压试验中经常需要对设备高压部位进行均压处理,这样可以减少高压电极的尖端放电,消除高压电极部位的电晕或局部放电,极大地改善测试结果。用金属材料或者是表面镀金属的材料可以实现高压电极均压的目的。现有的均压装置一般是用金属铝做材料,形状固定,不能伸缩,重量偏大,运输存放都不方便,对于体积和表面积要求很大的均压帽,其重量往往也很大,这样现场安装往往需要长臂斗车配合,但是施工现场往往比较混乱,在某些地方长臂斗车不方便作业,或者是很难找到长臂斗车,这样试验工作就受到很大影响,甚至无法进行。同时长臂斗车也增加了试验成本,安装和拆卸也很繁琐,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试验工作的安全,同时运输、携带也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方便储存、运输、使用的便携式均压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
一种便携式均压帽,包括均压帽本体,其结构要点在于:所述均压帽本体为一种气囊式充气结构,所述的气囊具有导电性能或半导电性能。
将均压帽制成气囊式充气结构,通过对气囊充气并调整充气量的大小,使其膨胀后形成特定形状和外形尺寸,以便于顺利套入电极外部,并与电极形成形成电气连通状态。
所述的具有导电或半导电性能的气囊结构有很多,以下是申请人提供的两种形式:
一种是:将气囊由导电或半导电的软质材料制成。
另一种是:所述的气囊由软质薄型材料制成,而后在软质薄型材料的外表层附着一导电层或半导电层。
在软质薄型材料外层附着一层导电层或半导层是在其表层涂刷一层导电层或半导电层,或者是在其表层粘贴一层导电层或半导电层。
在均压帽与电极相接触的那一表面设置有等电位连接导体。
在均压帽上增设等电位连接导体,可提高均压帽与电极的接触,提高均压能力。
所述的连接导体为软导体。
在气囊上设置收紧装置。
在气囊上设置收紧装置,在将均压帽套入电极后,可利用气囊上的收紧装置将均压帽紧贴于电极外部,从而与电极形成电气连通状态。
所述的收紧装置或为弹性结构,或为橡皮筋收紧,或为粘扣式收紧装置、或为绑带式收紧装置。
综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便携式均压帽易于携带,运输和安装,可以方便地对现场需要均压的设备使用,由于均压帽作用为均衡电场,其材料可用很薄材料制作而成,重量十分轻便,另外外表传导电流很小,因此只需要在外层镀上极薄导电层就可以满足导电要求以及均压目的。同时该项装置的安装和拆除都不需要大型高空作业车来实施,人员不需要登高作业,减少了工作量小,又确保了安全作业,节约试验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标号说明1均压帽本体2导体3收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如图1、2所示的便携式均压帽,包括均压帽本体1,所述的均压帽本体为由轻质薄型材料制成的气囊状结构,在轻质薄型材料构成的气囊状本体的外表层涂刷有导电层。在气囊与电极相接触的那一表层设置有导体2,所述的导体为软导体。在气囊上设置有收紧装置3,所述的收紧装置为橡皮筋收紧装置。
本实施例未述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电力试验研究院;福建中试所电力调整试验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福建省电力试验研究院;福建中试所电力调整试验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34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用多媒体装置
- 下一篇:沥青混合料冷再生搅拌设备的沥青供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