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撬门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183233.4 | 申请日: | 2009-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65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育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狮市天宏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6B5/11 | 分类号: | E06B5/11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秀梅 |
| 地址: | 3627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撬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撬门。
背景技术
现有的防撬门,一般包括门框、与门框相铰接的门扇、以及设置于门框与门扇之间的门锁,其中门扇由相互扣合的内、外板、以及填充于内、外之间的填充物组成,为了提高防撬门的防撬能力,通常还会在门扇的边缘形成可盖住门缝的防撬边,或者在门框与门扇之间增加门锁的数量,但现有的防撬边是由门扇的内板或外板弯折而成的板状结构,其只能设置于门扇的三个自由边缘,对于门扇与门框相铰接的一侧无法设置防撬边成为防撬死角,且由于防撬边厚度较薄容易被撬而弯折,丧失防撬能力,而增加门锁的数量虽然可以有效的起到防撬作用,但将使防撬门的成本大幅度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的防撬门。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撬门,包括门框和与门框相铰接的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扇与门框相铰接的一侧的侧面与门框侧壁之间形成有防撬机构,该防撬机构由沿垂直方向形成于门扇侧面上的凸条、以及形成于门框侧壁上可与所述凸条相配合的凹槽组成。
所述门扇由相互扣合的内、外板、以及填充于内、外板之间的填充物组成,所述凸条由内板弯折成型。
所述凸条的横截面为矩形。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门扇与门框相铰接的一侧的侧面与门框侧壁之间形成有防撬机构,该机构由沿垂直方向形成于门扇侧面上的凸条、以及形成于门框侧壁上可与所述凸条相配合的凹槽组成,当防撬门闭合时,门扇上的凸条与门框上的凹槽形成卡合状态,这样在门扇与门框之间就形成了一道防撬墙,大大增加了防撬门的防撬能力;由于凸条与凹槽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增加少量成本的基础上达到有效的防撬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图2的A部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一种防撬门,包括门框1、门扇2、以及设置于门框1与门扇2之间的门锁3,门扇2一侧通过合页4与门框1相铰接,门扇2由相互扣合的内、外板21、23、以及填充于内、外板21、23之间的填充物22组成。以上为公知的防撬门的主要结构,在这里不再一一赘述,下面结合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作详细的说明:
门扇2与门框1相铰接的一侧的侧面25与门框侧壁11之间形成有防撬机构,该防撬机构由沿垂直方向形成于门扇侧面25上的凸条24、以及形成于门框侧壁11上可与凸条24相配合的凹槽12组成,凸条24由门扇的内板21弯折成型,其横截面为矩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狮市天宏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石狮市天宏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32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