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十字型流通池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82949.2 | 申请日: | 2009-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89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权龙;杨波;袁东星;戴民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05 | 分类号: | G01N21/05;G01N21/15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字型 流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通池,尤其是涉及一种可避免气泡影响,主要用于分光光度分析的十字型流通池。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于分光光度分析的常用流通池主要有U型流通池(参见图1)和Z型流通池(参见图2),它们一般由池体11和玻璃窗片12组成,玻璃窗片12使用粘接或螺纹结构固定在池体11上。进行测定时,液体由进液口13流入,流过检测通道15,再由出液口14流出。检测光从流通池的一侧透过玻璃窗片12进入,通过检测通道后,透过另一侧的玻璃窗片被检测,从而实现分光测定。
在上述的U型流通池和Z型流通池中,液体的流动方向和检测光的方向平行,当被测液体流过流通池时,在检测通道内易积存气泡,气泡遮挡光路,从而对分光光度测定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研制一种可以避免气泡影响的新型流通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流通池存在的当被测液体流过流通池时,在检测通道内易积存气泡,气泡遮挡光路,从而对分光光度测定产生严重影响等问题,提供一种可避免气泡影响,主要用于分光光度分析的十字型流通池。
本实用新型设有池体和圆柱形玻璃窗片,池体的内部是一个两端为圆锥体、中部为圆柱体的内腔,在内腔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出液口和进液口,圆柱形玻璃窗片设在内腔中部的圆柱体内。
所述池体可为方形池体或圆柱形池体。
当进行分光光度测定时,待测液体由设于流通池下方的进液口流入内腔,并由出液口流出。检测通道位于内腔中部的圆柱体段,检测光经一侧的圆柱形玻璃窗片进入流通池,通过待测液体后,经另一侧圆柱形玻璃窗片后被检测,实现分光光度测定。在本实用新型中,液体的流动方向竖直向上,与检测光的方向垂直,呈十字形。当流路中出现气泡时,在浮力的作用下,气泡自动上升,并随液体排出,不会积存在流通池中影响测定。
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流通池的结构,使液体流动方向与检测通道即检测光的方向垂直,利用气泡的自然上浮,防止气泡在流通池中的积聚,从而有效地避免气泡对分光光度测定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U型流通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Z型流通池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和2中,各标记分别为:11池体,12玻璃窗片,13进液口,14出液口,15检测通道。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图3中,各标记分别为:1池体,2圆柱形玻璃窗片,3进液口,4出液口,5内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图3,本实用新型设有池体1和圆柱形玻璃窗片2,池体1为正方形池体,池体1的内部是一个两端为圆锥体、中部为圆柱体的内腔5,在内腔5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出液口4和进液口3,圆柱形玻璃窗片2设在内腔5中部的圆柱体内。
池体1由有机玻璃材料制作,内腔5的直径(光程)为10mm,内腔5的长度为30mm,圆柱形玻璃窗片2、进液口3和出液口4的直径均为2mm。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类似,其区别在于池体采用圆柱形池体,内腔的直径(光程)为10mm,内腔的长度为40mm,圆柱形玻璃窗片、进液口和出液口的直径均为2.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29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