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噪点胶片数字化光源平台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82923.8 | 申请日: | 200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6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心滋;叶友强;陈自谦;李焱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友强;李焱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5/00;F21V5/08;F21V7/04;F21V29/00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林捷华 |
地址: | 350025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噪点 胶片 数字化 光源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噪点的胶片数字化光源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的图像信息在越来越多的地方取代了传统的纸张和胶片信息,并且具有较传统胶片更优秀的易于保存、复制、携带和传输的特点,因此如何又快又好地实现传统胶片等医疗信息的数字化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目前世人的后数字化思路都陷入了扫描仪的死胡同。本申请人在先发明的一项底片影像复制用光源平台上,采用光源平台作为高质量的透射光源,通过数码相机对照透的底片数字成像已经实现了底片影像数字化方法的突破。但用在幅面宽达14×17寸的医学胶片上遭遇了瓶颈,具体表现为该光源平台由一遮光壳体、壳体底部安装的冷光源、壳体顶部嵌设平板玻璃、以及安装在平板玻璃与冷光源间的柔光磨砂玻璃组成,由于柔光磨砂玻璃为单面磨砂,转化生成的数字影像放大后可见到点点光斑,噪点很多,究其原因,是柔光玻璃仅柔和了冷光源的形状而均光效果不理想,如何降低光源的噪点即成为本实用新型研究的对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双面磨砂柔光玻璃和单面柔焦的柔焦玻璃组合,设计出一光线均匀度好、亮度高、满足大面积胶片数字化需求的低噪点胶片数字化光源平台。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低噪点胶片数字化光源平台,包括一遮光壳体、壳体底板安装的冷光源、壳体顶部设置的平板玻璃、以及位于平板玻璃与冷光源间的柔光玻璃,其特征是柔光玻璃为双面磨砂面,平板玻璃为单面柔焦玻璃,柔焦面朝柔光玻璃一侧。冷光源发出的高亮度光线,经柔光玻璃两面磨砂面柔光处理后,再经过柔焦玻璃的柔焦面,从柔焦玻璃远离柔光玻璃的外表面照射出,可获得更加均匀、低噪点的高壳度透射光光源。
所述冷光源通过灯管支架紧贴安装在壳体金属底板上,底板朝上表面为非镜面反光面。其一利用反光面将冷光源向下的光线反转向上反射,增加光强;其二可利用金属底板加强冷光源的散热。
本实用新型具有光路设计更加合理,尤其通过柔焦后,透射出的光具有强度高、均匀度好,噪点低的特点,作为透射光源,满足14×17寸医学胶片进行数字化转换的需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具体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医学胶片数字化光源平台剖面图
图2图1A部分局部放大图
其中
1-壳体 11-底板 12-通风槽
2-冷光源 3-柔焦玻璃 31-柔焦面
4-柔光玻璃 41-磨砂面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低噪点胶片数字化光源平台,包括一遮光壳体1、壳体底板11上安装有冷光源2、壳体顶部嵌设的单面柔焦玻璃3、以及安装在柔焦玻璃3与冷光源2间的柔光玻璃4,其中柔光玻璃4具有双面磨砂面41,柔焦玻璃3朝柔光玻璃一侧为柔焦面31,该柔光玻璃4与柔焦玻璃3间距大于1cm,而且两者的四周通过密封封装在一起,形成一道密闭隔热的腔体,使得柔焦玻璃3远离柔光玻璃的外表面温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避免烤焦与其接触的胶片。
为了,控制壳体1内的温度,且保持在一安全工作区间,其还采用以下办法,其一是冷光源2通过灯管支架紧贴安装在壳体金属底板11上,利用底板11扩大散热面积,而底板11朝上表面为非镜面反光面,可将向下照射的光线向上漫反射,提高柔焦玻璃3通过的光强;其二是壳体1侧面及底板11上分别设有通风槽12,形成一风道,利用烟囱效应实现壳体内的热气自行向外排出,带走壳体内因冷光源工作产生的热量,降低壳体内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友强;李焱,未经叶友强;李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29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刮伤钢丝网增强聚乙烯管道
- 下一篇:剪式千斤顶加高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