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拉链单丝张力控制器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182852.1 | 申请日: | 2009-09-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11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东宏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4B19/42 | 分类号: | A44B19/42;B29D5/00;B29D5/04;B65H59/38;B65H51/22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许伟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城***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拉链 单丝 张力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链成型机,特别是涉及一种拉链单丝张力控制器。
背景技术
习用的尼龙拉链成型机中心线架为固定式,当尼龙拉链成型机工作时,尼龙单丝在尼龙拉链成型机中心线架盘头的拉动下不断向拉链成型机送料,当盘头缠绕较多单丝时(称大盘头),因缠绕的单丝的圆周较大,使盘头的转速较慢,导致单丝的张力较小,使缠绕在拉链成型机中心棒上的单丝较松,使成型后的拉链单宽较宽。而当盘头缠绕较少单丝时(称小盘头),因缠绕的单丝的圆周较小,使盘头的转速较快,导致单丝的张力较大,使缠绕在拉链成型机中心棒上的单丝较紧,使成型后的拉链单宽较窄。即大盘头与小盘头之间,单丝的张力不一致。倘若不加以调整,成型后的尼龙链齿会受到尼龙单丝张力不一的影响而造成拉链的单宽不同,使尼龙拉链不良率提高,此不但会严重影响尼龙拉链品质,更会在两条尼龙链齿相互啮合后造成咬合困难。为此,隔一段时间,就需通过人工不断测量尼龙拉链的规格,调整尼龙单丝的张力,这种通过人工调整的方法,生产效率低下,劳动强度、产品质量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控制尼龙单丝张力、提高生产效率的拉链单丝张力控制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拉链单丝张力控制器,它主要由机架、绕线机构和调速机构组成;
所述的绕线机构包括固定板、上盘轮、轮子架、被动轮、主动轮、压轮、压轮轴、活动板、拉簧、上绕线轮、下绕线轮;所述的固定板安装在机架的上端,上盘轮通过呈倒L形的轮子架固定在固定板上部的侧壁上;所述的主动轮通过其上的转轴可旋转的安装在固定板上,被动轮可旋转的安装在固定板上且位于主动轮的上方;所述的压轮通过压轮轴可转动的安装在活动板上,活动板安装在主动轮的一侧,其一端铰接在固定板上,其另一自由端与拉簧的一端连接,拉簧的另一端固接在固定板上,形成一个将安装在活动板上压轮靠向主动轮的拉力;所述的两个上绕线轮通过呈倒L形的轮子架平行固定在固定板下部;所述的两个下绕线轮通过呈倒L形的轮子架对称固定在机架下部的侧壁上;
所述的调速机构包括皮带、皮带轮、皮带轮轴、电位器、轮子架、轴架、垂重块、垂重轮;所述的皮带轮有两个,分别通过皮带轮轴可旋转的套置在固定于机架上、下部上的轴架上;所述的皮带挂接在上、下两个皮带轮上;所述的电位器通过呈倒L形的轮子架安装在机架上,电位器上的转轴与皮带轮轴固接,可与皮带轮轴同步旋转而将电信号传送给电机。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两个限位机构,所述的限位机构由限位板和限位杆构成;所述的限位板固定在限位杆的中部,限位杆的两端固定在机架上,该两个限位机构分别位于固定在机架上、下部皮带轮之间且槽形限位板上的缺槽正好让皮带通过。
所述的限位机构由限位开关和限位杆构成;所述的限位开关固定在限位杆的中部,限位杆的两端固定在机架上,该两个限位机构分别位于固定在机架上、下部皮带轮之间。
所述的上盘轮由螺栓、螺母、塔形弹簧、夹片、瓷眼组成;所述的塔形弹簧、夹片、瓷眼依序套接在螺栓上,螺母螺接在螺栓上端且与塔形弹簧顶靠。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本实用新型是通过调速机构上的垂重块、垂重轮来感知尼龙单丝的张力,并通过电位器控制电机的转速,使控制尼龙单丝的张力,使调速机构上的垂重块、垂重轮悬空在机架上的某一高度,保持尼龙单丝在输出的过程中张力一致,可避免成型后的尼龙链齿不再因尼龙单丝的张力不一而造成拉链单宽不同,故能有效降低尼龙拉链不良率,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提高生产效率。
2、本实用新型能以简单的结构来实现上述目的,对于欲进行修改的成型机,不但能易于改装,其组装容易且成本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绕线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调速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拉链单丝张力控制器,它主要由机架1、绕线机构2和调速机构3组成。
如图2参考图1所示,所述的绕线机构2包括固定板21、上盘轮22、轮子架231、232、233、被动轮24、主动轮25、压轮26、压轮轴27、活动板28、拉簧29、上绕线轮291、下绕线轮292。所述的固定板21安装在机架1的上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东宏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东宏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28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包类防盗握手器挂件
- 下一篇:电暖鞋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