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拖把脱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82826.9 | 申请日: | 2009-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13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林石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石龙 |
主分类号: | A47L13/50 | 分类号: | A47L13/50;A47L1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拖把 脱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水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拖把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拖把作为人们日常生活清洁卫生的必备工具之一而广为使用。人们在使用完拖把后,都会将其洗干净后拧干以备下次使用。以前人们都是采用直接用手拧干拖把,这种做法既不方便也不卫生,在寒冷季节还易冻坏手指。为了解决此问题,业内人士开发了拖把拖水装置。目前市场上的拖把脱水装置,包含一水桶,在水桶上配置一个用于放置脱把的脱水篮。当拖把洗干净后,将拖把头放入脱水盘内,旋转拖把杆,拖把中的大部分水通过脱水盘进入桶内。这种脱水方法,完全靠人力完成,耗力,且若力气较小者,往往无法实现拖把的彻底脱水,拖把长时间未用的话,就会有臭味或腐烂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省时省力,并能轻松将拖把上多余水分甩干的拖把脱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拖把脱水装置,包括桶体,其特征在于:在桶体上设一脱水装置,所述的脱水装置包括一用于放置拖把的脱水盘,一用于带动脱水盘转动的动力装置及一支架,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一连接杆,一带有齿轮的脚踏板,一斜齿轮及一单向齿轮轴承,单向齿轮轴承位于支架的顶部下方,支架顶部的上方设有一防水套,连接杆的一端与脱水盘相连,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过防水套及支架后与单向齿轮轴承相连,单向齿轮轴承与斜齿轮相啮合,带齿的脚踏板与斜齿轮相啮合。
所述的脱水盘,其底部设有三重防水墙。
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在桶体上设一脱水装置,此脱水装置中的动力装置采用通过带齿轮的脚踏板带动齿轮,从而带动脱水篮产生离心旋转运动,从而实现轻松将拖把上多余水分甩干,解决了现有拖把因为手拧或手挤带来的不卫生、不能防病防菌、寒冬冻坏手指等诸多弊端,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脱水装置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脱水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拖把脱水装置,包括桶体1,在桶体1上设一脱水装置,参见图2及图3,所述的脱水装置包括一用于放置拖把的脱水盘2,一用于带动脱水盘2转动的动力装置及一支架3,为了增加脱水盘2在脱水过程中的平衡度及稳定性,在脱水盘2的底部设三重防水墙3,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一连接杆4,一带有齿轮的脚踏板5,一斜齿轮6及一单向齿轮轴承7,单向齿轮轴承7位于支架3的顶部下方,单向齿轮轴承7具有防水功能,为了保证水不会沿着连接杆4渗透到单向齿轮轴承7内部,在支架3顶部的上方设有一防水套8,连接杆4的一端与脱水盘2相连后,连接杆4的另一端穿过防水套8及支架3后单向齿轮轴承7相连,单向齿轮轴承7与斜齿轮6相啮合,带齿的脚踏板5与斜齿轮6相啮合。
使用时,将拖把放置在脱水盘2上,踩下带有齿轮的脚踏板5,脚踏板5上的齿轮带动斜齿轮6转动,齿轮轴承7受斜齿轮6的啮合力作用后带动连接杆4转动,连接杆4有带动脱水盘2产生离心旋转运动,从而实现轻松将拖把上多余水分甩干,解决了现有拖把因为手拧或手挤带来的不卫生、不能防病防菌、寒冬冻坏手指等诸多弊端,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省时省力。
以上所述仅为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仅以上限制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石龙,未经林石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28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蚊香盒
- 下一篇:智能数字护理床的量化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