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采集绝缘油透膜气体采集装置中气体的气体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82748.2 | 申请日: | 2009-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69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王远远;诸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福州电业局 |
主分类号: | G01N1/24 | 分类号: | G01N1/24;G01N30/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展晖专利事务所 35201 | 代理人: | 林天凯 |
地址: | 350009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采集 绝缘油 气体 装置 收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收集装置,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充油电气设备的绝缘油透膜气体采集后的气体收集的气体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充油的电气设备内部是否含有潜伏性故障的检测方法主要是采用绝缘油中溶解气体色谱分析法来进行。所谓的色谱分析方法,是指通过提取充油设备内的油样进行油气分离处理后再进行气相分析的一种测试方法。而对于高压电气设备来说,除主变外如主变套管、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及藕合电容器等,为了进行气相色谱分析,需要安排设备停电后,才可再进行预防性试验,而往往因为无法安排停电而延误了检测周期、使设备缺陷在萌芽状态时无法得以控制、而造成设备缺陷扩大和发展。同时上述的各种充油电气设备来说,经常性的取油还容易造成设备的渗漏和补油情况的发生。
而高压电气设备往往地处运离市区偏运地带,从实验室到事故现场、采样、再回到实验室进行油处理和测试分析,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同时还存在试验失败、而不得不返工的现象发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使充油电气设备无须停电、可直接进行测试的、及时发现充油电气设备缺陷的用于采集绝缘油透膜气体采集装置中气体的气体收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的。
一种用于采集绝缘油透膜气体采集装置中气体的气体收集装置,其结构要点在于:包括气缸、泵,在气缸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对外连接的连接口,在连接口内设置有密封阀,气缸通过该连接口与泵之间采用可拆卸的活动式的输送连接,在气缸上设置有气缸进气时活塞做复位运动的自动复位装置,在泵上还设置有可与透膜气体采集装置中出气口相连接的连接口。
在使用时,将气体收集器与高压少油电气设备上的透膜气体采集装置中导气管的端部连接,利用绝缘油中溶解气体在运行中受热发生自然扩散平衡的原理,使扩散的气体通过膜气体采集装置,进入导气管,当膜气体采集装置和导气管中的气体积累到一定量且达到油气平衡后,导气管与气体收集器的泵构成一个气体循环回路。启动泵将回路中的气体快速置换为浓度均匀的气体,通过可拆卸式的活动式连接装置将气体输送并储存于微型集气缸中。这时只需通过便携式的色谱仪对微型气缸中所收集的气体进行测试即可。使用这种气体收集器可方便的通过色谱仪对高压充油设备中的绝缘油中的溶解的气体进行分析,而无需按往常的试验方法对充油设备进行取油和油的前处理步骤(油气分离)才可进行分析,因而可解决高压电设备因油量少而又不得不被取油所可能带来的漏油或补油的现象,并可方便快速测试、缩短设备的检测周期,以及时发现设备缺陷,消除设备隐患、提高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减少因停电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所述的泵或为循环泵或为气泵。
所述的循环泵通过循环回路分别与气缸及透膜气体采集装置相连接。
所述的气泵与透膜气体采集装置之间的连接或通过连接管相连接、或通过连接管、管接头相连接。
所述的循环回路主要由管道、管接头构成。
所述的循环泵为微型循环泵,所述的气泵为微型取气泵。
采用微型的泵,便于携带、储存。
所述的气缸中的自动复位装置或为回位弹簧、或为回位膜片,所述的自动复位装置或安装于气缸缸体内,或安装于气缸缸体外。
安装于气缸缸体的自动回位装置的弹簧一端支撑于气缸的壳体上,一端支撑于活塞外露于壳体那一端部的定位件上、并套装于活塞杆上。
所述的定位件或为螺母、或为定位片等。
所述的气缸为微型集气缸。
所述的气缸与泵之间通过钢管相连接,或通过钢管、阀门与管接头相连接。
所述的气缸与泵之间通过软管与管接头相连接。
在气缸上设置有两个的对外连接口。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气体收集器,只需将其与充油电气设备采集气体装置连接并放置一段时间,而后通过对气体收集器进行简单的操作即可便捷地取出在气体采集装置中的均衡气体进行色谱分析,达到方便地对设备进行在线监测,及时发现设备缺陷,消除设备隐患的目的。同时由于采用了微型气缸和微型泵,因此可方便简捷的安装、拆卸和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循环泵 2气缸 21缸体 211缸体上的连接口 3不锈钢管 4接头 5气泵 6透膜气体采集装置 7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福州电业局,未经福建省福州电业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27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镀锡铜包铜金属复合线
- 下一篇:数码显微镜的数码观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