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掺饵光纤放大器在审
| 申请号: | 200920182480.2 | 申请日: | 2009-08-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91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柳琴华;王乃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视通光电网络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10/17 | 分类号: | H04B10/17;G02F1/39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27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放大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光中继传输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掺饵光纤放大器。
背景技术
掺饵光纤放大器是1550nm光纤通信系统中重要的光中继传输设备,主要用于电视图象信号、数字电视信号、电话语音信号和数据(或压缩数据)信号的远距离光纤传输。目前,空间光通信由于其具有高度的方向性而且不需频率许可证,与微波通信相比,信息容量极大,不易窃听,施工安装极其方便等显著的优点,近几年来受到信息产业界的广泛重视,但是,适用于单模在线的掺饵光纤放大器EDFA必须工作于光纤极小芯径及较低数值孔径的情形下,以使模场匹配,减少单模光纤的连接损耗,且其泵浦由于功率受纤芯非线性效应制约,而使放大器性能限制因素多,特别是泵浦激光器耦合效率低,而价格贵昂。这就使得采用传统掺饵光纤放大器EDFA构成的光无线通信设备难以被市场接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掺饵光纤放大器,该放大器输出光功率高、能量转换效率高、光输出功率稳定,并有效延长激光器的工作寿命。
一种掺饵光纤放大器依次由第一耦合器、输入光隔离器、第一波分复用电路、掺饵光纤、第二波分复用电路、输入光隔离器、第二耦合器组成,光输入由第一耦合器输入端进入第一耦合器,所述第一耦合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光探测器与微处理器控制单元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控制单元通过激光器与第一波分复用电路电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控制单元通过激光器与第二波分复用电路电连接,所述激光器上电连接有温控电路和偏置电路,所述第二耦合器电连接有光探测器。
所述微处理器控制单元上设有接口。
该掺饵光纤放大器是1550nm光纤通信系统中重要的光中继传输设备,主要用于电视图象信号、数字电视信号、电话语音信号和数据(或压缩数据)信号的远距离光纤传输。低失真,宽频带,输出光功率高,能量转换效率高;内置完善的微电脑自动监控电路,能实时精确监控光输出功率和激光器的各种工作状态,确保稳定的光输出功率,并有效延长激光器的工作寿命;配有标准的RS485和RS232网管接口,能方便地实现网管监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掺饵光纤放大器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掺饵光纤放大器依次由第一耦合器1、输入光隔离器2、第一波分复用电路3、掺饵光纤4、第二波分复用电路5、输入光隔离器6、第二耦合器7组成,光输入由第一耦合器1输入端进入第一耦合器1,所述第一耦合器1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光探测器11与微处理器控制单元8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控制单元8通过激光器31与第一波分复用电路电连接3,所述微处理器控制单元8通过激光器51与第二波分复用电路5电连接,所述激光器31、51上电连接有温控电路32、52和偏置电路33、53,所述第二耦合器7电连接有光探测器71。所述微处理器控制单元上设有接口81、82。测试时,与标准1550nm外调制光发射机、50Km标准光纤、光无源衰减器组成测试链路,并在规定的链路损耗条件下,在550MHz频率范围内配置59个PAL-D模拟电视频道信号,在550MHz~862MHz频率范围内传送数字调制信号,数字调制信号的电平(8MHz宽带内)比模拟信号的载波电平低10dB,光接收机的输入光功率为-1dBm时,测量载波组合三阶差拍比(C/CTB),载波组合二阶差拍比(C/CSO)及载嗓比(C/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视通光电网络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视通光电网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24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