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警用钩脚器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182473.2 | 申请日: | 2009-08-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74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炳煌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炳煌 |
| 主分类号: | F41B15/00 | 分类号: | F41B1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2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警用钩脚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警用钩脚器涉及警用器具,尤其涉及一种抓捕器具。
背景技术
现今各种警用治安器具,除自动武器外,还有一些贴身抓捕器具,如电警棍、匕首、手铐、脚镣等。诸如此类的贴身抓捕器具,有可能无法迅速地制服对方,也可能使警察或保安人员受到对方的攻击或伤害,特别是对于一些醉汉、精神病人或持有凶器的作案人,不能有效地实施制服和抓捕。甚至有可能发生执勤人员执行过失的意外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一种警用钩脚器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近距离使用的、可安全、有效地制服对方的轻便器具。不仅可以避免因贴身抓捕而使执勤人员受到意外伤害,也可以避免执勤人员发生防卫过当的情况。
为了有效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警用钩脚器由伸缩手柄5和脚扣组成,所述脚扣包括脚杈1、弯扣2和卡块3;脚杈1设有侧向槽11,所述弯扣(2)中部转向处设有向一侧凸出的半圆形棘轮(21),该弯扣(2)和置于下方的所述卡块(3)设置在侧向槽(11)中。弯扣2以棘轮21圆心为支点,与脚杈1在底部中轴线一侧位置活动连接。前端为齿状的卡块(3)与杈杆(12)在中部中轴线一侧位置活动连接,卡块(3)尾端与弹簧(4)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之后,弯扣2置于脚杈1的侧向槽11内,可以棘轮21圆心25为支点左右转动,卡块3的齿尖卡在棘轮21齿上,可以固定弯扣2的位置。当脚杈1套入对方脚部时,弯扣2随之转动到位,卡块3尖齿将弯扣2锁定,即把对方脚部套住。再用力回拉手柄5,使对方倒地,这样可以有效地进行近距离地制服和抓捕,也有可避免发生执勤人员执行过失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文明执法、轻便安全的专用警具,结构简单,重量轻,使用方便,具有安全有效、便于携带、制造方便、造价低廉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一种警用钩脚器开启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警用钩脚器锁定状态剖面图。
图3是一种警用钩脚器的脚杈视图(右视、正视、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参看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警用钩脚器由伸缩手柄5和脚扣组成,其中脚扣包括U形脚杈1、S形弯扣2和J形卡块3。参看图3和图2,脚杈1设有穿透的侧向槽11,一直延伸到脚杆12和脚杈另一侧中部,在脚杈1另一侧上部另设有一小侧向槽10,可使弯扣2前端部插入槽内。
如图2所示,S形弯扣2的上弯段较大,下弯段较小,在中部转向处设有向一侧凸出的半圆形棘轮21,棘轮上设有若干尖齿,弯扣2整片设置于脚杈侧向槽11中;弯扣2在棘轮21圆心处设有插销孔,用销钉25与脚杈1的U形底部中轴线一侧位置所设的插销孔活动连接,使得弯扣2整件可以以棘轮21圆心为支点左右转动。
J形卡块3的前端为齿状,凹槽下方设有销钉孔,卡块3置于弯扣棘轮21下方的杈杆12侧向槽中,与设于杈杆12中部中轴线一侧的销孔用销钉35活动连接。J卡块3尾端与弹簧4连接,该弹簧另一端在杈杆12下部中轴线另一侧位置与销钉45固定连接。
脚杈1及手把51可用工程塑料制作,弯扣2用锌铅合金材料铸成,伸缩手柄5采用不锈钢管制成。
图1表示一种警用钩脚器处于开启状态,S形弯扣2向左侧倾斜,弯扣2前端部已处于脚杈1的U形口外,同时可见J形卡块3尖齿已脱离弯扣棘轮21。当一种警用钩脚器要进行工作时,警员双手握住手柄5和手把51,用力把脚杈1的U形口插入对方脚部,此时S形弯扣2下部与对方脚相碰,弯扣上部即刻向右上方转动,见图2所示,弯扣2前端部进入侧向槽10,J形卡块3因尾端连接的弹簧接力,使卡块3前端尖齿上扬卡入棘轮齿中,致使弯扣2锁紧,无法转动。此时警员猛力回拉,就可以把对方放倒,安全有效地把对方制服。
图2所示,在J卡块3前端部侧向设有锥形孔31,用以插入开销杆;当开锁杆下压时,使卡3块齿尖与棘轮21分离,弯扣2可以自由转动,回到图1所示的开启位置,使被套住的脚部脱离钩脚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炳煌,未经王炳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24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USB接口的插座结构
- 下一篇: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