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边炉与其炉盖的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82443.1 | 申请日: | 2009-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1323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王仲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长泰承义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122 | 分类号: | A47J27/122;A47J37/06;A47J36/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900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边炉 与其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一种边炉,尤其涉及边炉与其炉盖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边炉作为烧烤炉的一个加热单元,主要用于加热容器以烹煮食物。当不使用时,需提供一边炉盖将其遮盖住,以防灰尘或雨水进入炉芯,并且此边炉盖也可增加烧烤炉的工作台面积。边炉盖转轴作为连接边炉盖与边炉主体的部件,可使边炉盖在边炉上轻松、自由开合。为保证盖转轴不易脱落,传统技术一般采用下述两方法:
方法1:使用两对螺栓与螺母分别将边炉盖两侧与边炉主体固定;
缺点:安装困难,单人难以操作;如不使用螺栓紧固胶,则易脱落。
方法2:使用一转轴将边炉盖固定于边炉主体上后,在转轴的一端或两端用R销或挡圈固定,以防转轴脱出;
缺点:需在转轴上机加工配合R销或挡圈使用的孔或槽,增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连接和分离边炉与炉盖的连接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新型技术方案为:
一种边炉与其炉盖的连接装置,包括边炉、炉盖和边炉盖转轴,所述炉盖的一侧边可转动固定于边炉内侧,炉盖与边炉在连接处设有一处或一处以上同轴圆孔,所述边炉盖转轴穿过各圆孔,所述转轴一端设有一防脱部,所述防脱部最大径向长度大于转轴直径,防脱部的重心不在边炉盖转轴的轴线上;所述边炉的炉壁在安装边炉盖转轴的相应位置设有一通孔,使防脱部可以穿过通孔;当防脱部在自由垂放的状态下,防脱部至少有一个角度的边长大于通孔的相应长度;所述的防脱部是在边炉盖转轴的一端折弯角;所述炉壁通孔是在边炉主体外侧开一长条形孔,孔的长度略大于转轴的折弯边。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之处在于:
将转轴的直端穿过边炉主体上的长条形孔、转轴孔、边炉盖上的两转轴孔及边炉主体上的另一转轴孔,最后将转轴折弯端穿过边炉主体上的长条形孔。因长条形孔仅略大于转轴的折弯边,转轴安装到位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折弯边将向下转动而与长条形孔形成一定角度,很难再从孔中脱出;当边炉安装到烤炉主体上后,长条形孔将被烤炉主体挡住,转轴将无法脱出。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边炉与其炉盖的连接装置爆炸图;
图2为一种边炉与其炉盖的连接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边炉与其炉盖的连接装置,包括边炉1、炉盖2和边炉盖转轴3;边炉盖转轴3一端设有一防脱部31,所述的防脱部31是在边炉盖转轴的一端折一90°弯;边炉1的炉壁上设有一通孔11,通孔11为一长条形孔,使防脱部31可以穿过通孔11;
炉盖2与边炉1在连接处设有四处同轴圆孔21,所述边炉盖转轴3穿过各圆孔21,炉盖2的一侧边可转动固定于边炉1内侧。
本实施例中的防脱部31其工作原理主要是:防脱部31的重心不在边炉盖转轴3的轴线上,防脱部31一个角度的边长大于通孔11;在自由垂放的状态下,防脱部31由于重力的原因会自动转一角度,使之形状与通孔11错开,无法脱出边炉的通孔11;当拆卸或其他需要时,可以人工转动防脱部31角度,使之形状与通孔11形状相对应,就可轻易取出。
本实施例中所述圆孔21为四个,但可根据不同环境要求适当的增减其个数。
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孔11为一长条形孔,是申请人认为最为合适的形状,可根据不同要求和喜好设计其形状,只需满足:防脱部31在自由垂放的状态下,防脱部31一个角度的边长大于通孔11相应长度,且当防脱部31非自由垂放的状态下,防脱部31可以通过其通孔11。
本实施例中所述弯角为90度,但可根据不同情况,适当的增减其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长泰承义工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长泰承义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24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下置式自动清洗饮水机
- 下一篇:具有可定时自动淘米功能的电饭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