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诱导昆虫捕捉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81930.6 | 申请日: | 2009-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53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 发明(设计)人: | 许资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资能 |
| 主分类号: | A01M1/04 | 分类号: | A01M1/04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 地址: | 中国台湾嘉义县太保***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诱导 昆虫 捕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诱导昆虫捕捉装置,特别是指在防护罩内设有灯管,并卡掣有盛水盘,而可利用光诱导方式,吸引昆虫碰撞防护罩,落入至盛水盘中被淹死,以达到捕捉昆虫及使用安全、方便及分离清理等功效。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在果园或农田中的农作物,均会容易受到昆虫的侵害,而影响到收成,为了捕捉昆虫,如果使用一般家庭用的捕蚊灯,进行昆虫的捕捉,则会由于昆虫的种类不同,如果遇到体积较大的昆虫,会因电击后而停留在电击网上,造成电流持续短路而引发火灾等危险,而且其电击网因置放在户外,没有任何防护装置,容易受到露水浸湿而生锈故障,失去电击作用,同时受电击死亡的昆虫,则会落入在电击网内,而不易清理,因此,对于户外昆虫的捕捉,在使用上并不甚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诱导昆虫捕捉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捕蚊灯应用在农田或者果园中造成的容易出现生锈故障、容易造成电流持续短路以及昆虫尸体不易清理的问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光诱导昆虫捕捉装置,包括有:
一防护罩,内部形成有容置空间;
一灯管,其设置在防护罩的容置空间内;
一盛水盘,其固定在防护罩的底部;
一遮盖,其固定在防护罩的顶端;
其中,遮盖底部设有一上卡掣座,防护罩的顶部套设在遮盖的上卡掣座上,防护罩的底部套设有一下卡掣座,该下卡掣座设有第一卡掣部,又该盛水盘凸设有卡合座,该卡合座设有第二卡掣部。
进一步,该遮盖延伸设有电源线。
进一步,该下卡掣座内设有凹槽,又该灯管设有灯管插座,该灯管插座置入在该凹槽内。
进一步,该第一卡掣部为卡掣块,而第二卡掣部则为卡掣槽。
进一步,该第一卡掣部为卡掣槽,而第二卡掣部则为卡掣块。
进一步,该下卡掣座及上卡掣座之间至少固定有一加强杆。
进一步,该光诱导昆虫捕捉装置还包括有一支撑架及一瓶体,其中该支撑架设有一挂钩吊挂该遮盖的吊环,又该支撑架上设有一夹持固定该防护罩的第一扣夹以及一夹持固定该瓶体的第二扣夹,该瓶体内注入有液体,又该瓶体的瓶口伸入在盛水盘内。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一、本实用新型利用光诱导的方式,以吸引昆虫碰撞到防护罩而落下至盛水盘内,被盛水盘中的液体所淹死,从而可以对昆虫的捕捉;
二、本实用新型的盛水盘卡掣在防护罩的底部,故可轻易与防护罩分离,从而可以实现单独对盛水盘进行清理;
三、本实用新型的防护罩顶端设有遮盖,故当置在户外并下雨时,可以防止雨水淋湿灯管造成故障,从而能确保使用上的安全,并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四、本实用新型将灯管密封设在防护罩内,除了利用防护罩可以防止露水浸湿灯管外,更可防止昆虫碰撞或残留在灯管上造成危险。
五、进一步,本实用新型在该下卡掣座及上卡掣座之间固定有二加强杆,通过增强防护罩与下卡掣座、上卡掣座之间的结合强度,并利用加强杆的支撑作用,从而可以承载负荷盛水盘及液体得重量,以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使用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使用时的组合剖视图。
图中:
防护罩 1 容置空间 11
下卡掣座 12 凹槽 13
第一卡掣部 14 加强杆 15
灯管 2 灯管插座 21
盛水盘 3 卡合座 31
第二卡掣部 32 遮盖 4
电源线 41 吊环 42
上卡掣座 43
支撑架 A 挂钩 A1
第一扣夹 A2 第二扣夹 A3
瓶体 B 液体 B1
瓶口 B2 昆虫 C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资能,未经许资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19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