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转向节集成化锻造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181782.8 | 申请日: | 2009-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6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 发明(设计)人: | 王灿喜;张国森;卢培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畅丰车桥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J13/02 | 分类号: | B21J13/02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国兴 |
| 地址: | 364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转向 集成化 锻造 模具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转向节集成化锻造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的汽车转向节锻造加工,是将其五个工位分布在两台锻压机的两套模具上,即需两台大型锻压机、两套大型模具才能完成转向节的锻造,这种工艺设计,易使设备、模具的投资增大,增加了工艺距离和坯料转移时间,从而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投资小,能缩短工艺距离和提高生产效率的汽车转向节集成化锻造模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汽车转向节集成化锻造模具,由上模和下模组成,在上模和下模表而中心位置上加工有呈转向节形状的空腔,在上模和下模表面上还设置有一个横截面呈梯形状的压扁空腔、一个横截面呈椭圆状的二次压扁空腔、一个纵截面呈转向节形状的镦粗空腔和另一个呈转向节形状的预锻空腔。
横截面呈梯形状的压扁空腔设置在模具的右下方。
横截面呈椭圆状的二次压扁空腔设置在模具的左下方。
纵截面呈转向节形状的镦粗空腔设置在已置于中心位置并呈转向节形状空腔的西南方。
另一个呈转向节形状的预锻空腔设置在已置于中心位置并呈转向节形状空腔的东北方。
采用这种结构后,由于将汽车转向节锻造加工的五个工位集中在一套模具上,同时,把两个需打击力小的压扁、局部二次压扁工位分布在模具边上,把需打击力最大的终缎成形工位设置在模具中间部位,把需打击力中等的分叉镦粗、预锻两个工位分布在终锻两边,以平衡偏载力对设备的影响,从而提高了锻造坯料和模具的利用率,同时,还缩短了工艺距离,提高了生产效率,也节约了投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汽车转向节集成化锻造模具下模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主视示意图。
图3是图1的A-A向剖视示意图。
图4是图1的B-B向剖视示意图。
图5是图1的C-C向剖视示意图。
图中:1.下模 2.预锻空腔 3.压扁空腔 4.空腔 5.二次压扁空腔 6.镦粗空腔 7.上模。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汽车转向节集成化锻造模具,由上模7和下模1组成,在上模7和下模1表面中心位置上加工有呈转向节形状的空腔4,在上模7和下模1表面上还设置有一个横截面呈梯形状的压扁空腔3、一个横截面呈椭圆状的二次压扁空腔5、一个纵截面呈转向节形状的镦粗空腔6和另一个呈转向节形状的预锻空腔2;横截面呈梯形状的压扁空腔3设置在模具的右下方;横截面呈椭圆状的二次压扁空腔5设置在模具的左下方;纵截面呈转向节形状的镦粗空腔6设置在已置于中心位置并呈转向节形状空腔4的西南方;另一个呈转向节形状的预锻空腔2设置在已置于中心位置并呈转向节形状空腔4的东北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畅丰车桥制造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畅丰车桥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17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饰件可更换的玩具风车
- 下一篇:粪便回收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