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涡流缓速器转盘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81592.6 | 申请日: | 2009-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00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 发明(设计)人: | 徐晨阳;敖忠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恒乐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49/04 | 分类号: | H02K49/04 |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林捷华 |
| 地址: | 350018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涡流 缓速器 转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辅助制动系统的电涡流缓速器领域,尤其是一种电涡流缓速器转盘的改良。
背景技术:
现有电涡流缓速器普遍用于中重型车辆等作为辅助制动系统,是一种无接触式无磨损的减速方案,与传统刹车蹄片配合,大大提高刹车效率,并可延长刹车蹄片的使用寿命。电涡流缓速器转子分总成由前转盘、连接环及后转盘组成,在车辆运行过程中转子分总成与传动轴一起高速旋转。电涡流缓速器的工作原理是将车辆行驶时的动能转化为热能。在电涡流缓速器工作时,热能主要积聚在(含铁金属)转盘上,且越往外温度越高;温度的增加会降低电涡流缓速器的制动力矩。传统转盘为周缘为光滑结构,加工容易,但气阻小,不利于气流流动,散热效果差。如何提高转盘上的散热性能,即成为本实用新型研究的对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周缘带有扰流槽、能加速转盘周围空气流动的电涡流缓速器转盘。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涡流缓速器转盘,其特征是转盘周缘开设有扰流槽。该扰流槽可增大散热面积,提高气流散热量。
所述扰流槽为间断式结构,均布在转盘周缘上。采用间断式扰流槽设计,可利用槽与槽之间的断点,形成扰流作用,提高空气的流动性,使得转盘周边的热气流能更快向外扩散,补充较冷空气,提高散热效果。
所述扰流槽截面为梯形结构,使得扰流槽的表面最大化。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加工方便、散热效果好的特点。在转盘周缘开设扰流槽,尤其是间断式扰流槽,既能有效加快空气流动和热气流往外扩散,又在热量高度积聚的地方增加了散热面积,提高了散热效率,进而提高电涡流缓速器使用性能。同时,减轻了转盘的重量和转动惯量,减少了电涡流缓速器对车辆传动系统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具体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电涡流缓速器转盘剖面示意图
图2图1A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图1B-B剖面图
其中
1-转盘 2-扰流槽 3-槽档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3,电涡流缓速器转盘,其转盘1周缘开设有扰流槽2,扰流槽2可以是连续的槽沟,也可以为间断式结构,间断式扰流槽2均布在转盘1周缘上,尤其以后者为佳。间断扰流槽2的槽与槽间的槽挡3在高速旋转时,可形成较强的扰流作用,能迅速地将聚集在转盘周围的热空气往外排出,形成必要的热交换。
参照图1和图2,扰流槽2截面为梯形结构,既具有较大的散热面,且不易积尘的优点。
电涡流缓速器转盘包括结构类似的前转盘和后转盘,本实例以一转盘为例进行说明,前、后转盘上均开设有同样结构的扰流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恒乐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恒乐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15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功率电源风冷装置
- 下一篇:霍尔固定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