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显示模组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81549.X | 申请日: | 2009-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2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 发明(设计)人: | 卓进兴;傅肇垣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华映显示科技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F9/35 | 分类号: | G09F9/35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翁素华 |
| 地址: | 350015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显示模组,尤其是指一种利用中空吸附结构将垫片结构吸附于显示面板或外框上的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在液晶屏幕的组装过程中,会在显示面板与用来容置背光模块相关组件的外框之间设置一缓冲结构,此一缓冲结构通常由可挠性材质所组成,如硅胶材质、聚氨酯泡棉材质、聚丙烯材质等。如此一来,不仅可为显示面板提供吸震缓冲以及防止滑动的功能,同时也可透过装设于显示面板与外框之间的配置而具有防止异物进入背光模块的光腔的功能,以避免显示画面中暗点的发生。
上述缓冲结构常见的固定方式是利用双面胶将缓冲结构黏贴于外框上,接着再将显示面板装设于外框上。然而,由于缓冲结构会受环境温度冷热变化的影响而发生热涨冷缩的结构变化,进而使缓冲结构产生皱折表面,因此往往会导致双面胶脱落而无法继续黏附于外框上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由于在较低的环境温度下,双面胶会产生凝结固化的物理变化,因此,也容易出现固化脱落的残胶进入背光模块的光腔而产生暗点的情况。
除此之外,利用双面胶将缓冲结构黏贴于外框的方式不仅需以人工的方式进行,从而导致费时费工的组装过程,同时也会因双面胶的黏胶特性而产生重复组装不易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中空吸附部的垫片结构的显示模组,其利用中空吸附部将垫片结构真空吸附于显示面板或是外框上,以取代双面胶黏贴的方式,从而解决上述采用双面胶带来的易脱落、工作不稳定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方案之一:
一种显示模组,包含有:
一显示面板;
一外框,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以及
一垫片结构,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以及所述外框之间,并且其面对所述显示面板的一面上形成有一面板吸附部,该面板吸附部用来真空吸附所述显示面板,从而将所述垫片结构固定于所述显示面板上。
其中所述垫片结构的一侧形成有一延伸固定件,所述外框上形成有对应所述延伸固定件的一卡槽结构,所述延伸固定件用来卡合于所述卡槽结构,从而将所述垫片结构固定于所述外框上。
其中所述垫片结构为一环状垫片,环绕设置于所述外框上。
其中所述垫片结构包含有复数个垫片,所述复数个垫片以不连续的方式环绕设置于所述外框上。
其中每一垫片的一侧形成有一延伸固定件,所述外框上形成有对应所述延伸固定件的一卡槽结构,所述延伸固定件用来卡合于所述卡槽结构,从而将所述垫片固定于所述外框上。
其中所述面板吸附部为一中空圆孔结构。
其中所述垫片结构面对所述外框的一面上形成有一外框吸附部,所述外框吸附部用来真空吸附所述外框,从而将所述垫片结构固定于所述外框上
其中所述外框吸附部为一中空圆孔结构。
其中所述垫片结构由可挠性材质所组成。
其中所述垫片结构由硅胶材质所组成。
技术方案之二:
一种显示模组,包含有:
一显示面板;
一外框,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以及
一垫片结构,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以及所述外框之间,并且其面对所述外框的一面上形成有一外框吸附部,该外框吸附部用来真空吸附所述外框,从而将所述垫片结构固定于所述外框上。
其中所述垫片结构的一侧形成有一延伸固定件,所述外框上形成有对应所述延伸固定件的一卡槽结构,所述延伸固定件用来卡合于所述卡槽结构,从而将所述垫片结构固定于所述外框上。
其中所述垫片结构为一环状垫片,环绕设置于所述外框上。
其中所述垫片结构包含有复数个垫片,所述复数个垫片以不连续的方式环绕设置于所述外框上。
其中每一垫片的一侧形成有一延伸固定件,所述外框上形成有对应所述延伸固定件的一卡槽结构,所述延伸固定件用来卡合于所述卡槽结构,从而将所述垫片固定于所述外框上。
其中所述外框吸附部为一中空圆孔结构。
其中所述垫片结构面对所述显示面板的一面上形成有一面板吸附部,所述面板吸附部用来真空吸附所述显示面板,从而将所述垫片结构固定于所述显示面板上。
其中所述面板吸附部为一中空圆孔结构。
其中所述垫片结构由可挠性材质所组成。
其中所述垫片结构由硅胶材质所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华映显示科技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华映显示科技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15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