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食品接触材料模拟迁移试验池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81375.7 | 申请日: | 200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22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吕水源;石坚;陈旻实;陈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13/00 | 分类号: | G01N13/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翁素华 |
地址: | 350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食品 接触 材料 模拟 迁移 试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食品检测装置,特别是指一种食品接触材料模拟迁移试验池。
【背景技术】
科学研究结果表明,与食品接触的餐具和包装容器以及包装材料中有害元素、有害物质已经成为食品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食品接触材料安全卫生问题引起了各国的高度重视。各国特别是欧盟、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纷纷制定了相应的食品包装材料法规体系,对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卫生进行严格要求。在各国的食品接触材料法规的标准中,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卫生符合性评价主要通过模拟迁移试验进行。大部分法规和标准均明确要求模拟试验应尽可能模拟食品接触材料实际与食品接触情况进行,如对单面接触食品的材料和制品,模拟试验时只允许测试接触食品一面的迁移情况。大部分食品接触材料都是单面接触食品,对于可盛放模拟物的材料和制品,可直接将模拟物加到制品中进行测试。但是对于板状、盘状和薄膜等食品接触材料则难以测试,特别是法规和标准还要求测试过程要尽量减少模拟物损失,因此迁移试验较为困难,需要借助特殊的装置进行。据了解,目前市场上未见上述迁移试验装置出售,也未见有人系统地开展该类装置及其模拟试验方法的研究。
由于缺少相应迁移试验装置,对于板状、薄膜等难以直接盛放模拟物的食品接触材料大部分国内实验室目前还是采用全浸入法测试,但是这样的测试结果不能准确反应食品接触材料的实际使用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准确反应食品接触材料的实际使用情况的食品接触材料模拟迁移试验池。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食品接触材料模拟迁移试验池,包括试验池主体,所述试验池主体包括容置池、密封圈、底座,以及锁固装置,食品接触材料的片状试样放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带密封圈的容置池开口朝下压在食品接触材料的片状试样的表面上,还包括上盖板,所述上盖板盖在所述容置池上,所述容置池呈一端开口的桶状,容置池的底面外侧上设置一导液管,所述导液管与容置池内腔连通,所述上盖板上开设一贯穿孔,所述导液管穿过所述贯穿孔,通过锁固装置将上盖板以及底座锁固在一起。
还包括一O型密封圈,所述容置池的开口端的顶端边缘向内凹陷形成一密封圈槽,其内放置所述密封圈。
所述上盖板呈圆形,沿周边均匀开设有三个开口槽,所述锁固装置包括紧固螺栓以及螺母、垫片,所述底座呈圆形,所述底座周边对应上盖板的开口槽的位置开设有三个开口槽,所述紧固螺栓通过枢轴活动固定在所述底座的开口槽内,所述紧固螺栓穿过上盖板上的三个开口槽,将所述垫片套入所述紧固螺栓后,将所述螺母旋在露出所述上盖板的紧固螺栓上。
在进行空白试验时,还可以包括一不锈钢薄片,所述不锈钢薄片呈圆形,放置在容置池以及底座之间,所述不锈钢薄片作为空白试验样片,同时可作为试样定位孔的开设模板。
所述不锈钢薄片周边对应上盖板的开口槽的位置开设有三个通孔,此时,所述紧固螺栓依次穿过不锈钢薄片上的三个通孔以及上盖板上的三个开口槽。
还包括一加液孔盖,所述加液孔盖旋在露出上盖板的导液管上。
所述贯穿孔开设在上盖板的中心,所述导液管也设置在容置池的底面中心。
还包括一支架,所述试验池主体放置在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食品接触材料模拟迁移试验池的优点在于:能准确反应食品接触材料的实际使用情况,操作简便、制造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经试验,各项指标均满足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以及我国有关需要单面测试的板状、盘状和薄膜等食品接触材料的迁移试验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食品接触材料模拟迁移试验池的组合图。
图2是图1中的容置池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食品接触材料模拟迁移试验池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食品接触材料模拟迁移试验池包括试验池主体1以及支架2,所述试验池主体1放置在支架2上。
所述试验池主体1包括上盖板11、容置池12、密封圈13、不锈钢薄片14、底座15、紧固螺栓16,螺母17和加液孔盖18。
所述上盖板11呈圆形,沿周边均匀开设有三个开口槽112,且上盖板11上开设一贯穿孔114,该贯穿孔114开设在上盖板11的中心位置效果最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未经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13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