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挤压三通管件的中频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80966.2 | 申请日: | 2009-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88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中;贾继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新峰管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29/00 | 分类号: | B21C29/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 32228 | 代理人: | 聂汉钦 |
地址: | 21406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挤压 三通 中频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件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是热挤压三通管件的中频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管道系统中普遍采用三通管件作为连接件。生产中采用热挤压工艺挤压碳钢、合金钢三通管件时需要对直管坯料先进行加热,然后采用挤压模具在直管一侧中部挤压出支管。对于直管的加热只需要局部加热,目前可以采用气体加热与冲天炉加热的方法对直管进行局部加热:气体加热是利用可燃气体与氧气混合燃烧所产生的火焰作热源的,其缺点是火焰的温度低,热量比较分散,生产率低;冲天炉加热是一种最原始的加热方法,即采用燃烧的焦炭与加工工件直接接触加热,其缺点是加热的温度不易控制,大气与环境污染大,能源浪费大。另一种方案是先采用火焰反射炉加热或者电阻炉加热对整段直管进行加热,然后取出整段直管,将其不需要开设支管的一侧采用水冷等方式进行降温:火焰反射炉加热是采用以煤、柴油或燃气作燃料的,其缺点是环境污染大;电阻炉加热优点是无污染。但是后两种整体加热、局部冷却的方式不仅工艺繁琐,设备空间大,加热时间长,能源利用率低,而且对管件降温的淬火工艺改变了产品的组织性能,影响了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热挤压三通管件的加热工艺不合理,设备能耗高、效率低等缺点,提供一种热挤压三通管件的中频加热装置,结构简单精巧,加热效率高且无污染。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热挤压三通管件的中频加热装置,包括与中频加热控制系统连接的加热线圈,所述加热线圈由加热管沿弧面盘成螺旋圈形状,所述弧面的曲率半径与被加热管道的外半径相吻合。
热挤压三通管件的中频加热装置,所述螺旋圈形状为正方形螺旋圈形状、长方形螺旋圈形状、圆形螺旋圈形状之一。
采用本实用新型对热挤压三通管件的直管坯料进行加热,不仅设备与工艺简单,控制方便,而且节能环保,能源利用率可达85%,高效快速的完成加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热挤压三通管件的中频加热装置,包括与中频加热控制系统连接的加热线圈,所述加热线圈由加热管沿弧面盘成螺旋圈形状,所述弧面的曲率半径与被加热管道的外半径相吻合。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置由中频加热控制系统、加热线圈等组成。其中中频加热控制系统采用PLC控制板与可控硅中频装置,均安装在本实用新型底部控制盒2内部,这些技术均为中频加热设备的公知技术。加热线圈1设置在控制盒2上部,由铜管以一定的间距盘成螺旋圈状,这个螺旋圈不是平面的,而是绕制成如图2所示的与被加热管道外径的形状相近曲率的弧形,螺旋圈的面积与需要加热的区域面积相近。在具体实施例中,对于国标Φ325支管进行加热,可以采用直径为Φ20mm、壁厚为2mm的紫铜管,以3~6mm的间距盘成圈数6~12圈的加热线圈1。加热线圈1的螺旋圈形状可以盘绕成为正方形螺旋圈形状、长方形螺旋圈形状、圆形螺旋圈形状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实际工作状态如图3所示:将需要热挤压三通管件的直管坯料3安放在加热线圈1上方,利用中频加热控制系统接通电源通过加热线圈1对其待加热区域进行加热,当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将直管坯料3转移到热挤压三通管件模具上进行支管挤压。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新峰管业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新峰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09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草地修剪机器人
- 下一篇:硅橡胶绝缘丁腈复合物护套斗轮机用高压扁电缆